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又是一年夏收季,龙口夺食,颗粒归仓是每个农民的心愿。6月12日,在秦岭脚下的临渭区阳郭镇胡寨村,记者见证了与机械化并存的夏收,感受着农民的辛劳,咀嚼着儿时的乡愁

陕西日报 2016-06-23 18:00 大字

碾麦的石碾子,久违的记忆。

本报记者 韩秀峰 通讯员 崔正博 李沛华 图/文

“割麦靠手抓,碾场靠车压,扬场靠风刮,湿麦靠蒸发”,这早些年麦收的场景在今天已不多见了。对于90后甚至00后的孩子来说,几乎没什么记忆就过去了。而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60后而言,每年麦收时节就像一个盛大的节日,男女老少齐上阵,夏收就像打仗一样,龙口夺食,分秒必争。割麦、拾麦、碾麦、扬场、入仓,前后持续一个多月。有的还将麦秸堆成一个个麦秸垛,待农闲时再碾一遍……

自6月初开始,跨区作业的收割机陆续返回渭南,开始备战当地的小麦收割。数据显示,6月12日渭南市投入9600台联合收割机参加小麦抢收,日机收面积超过50万亩。面对这样的速度,我们不得不惊叹机械化的威力和时代的发展之快。

地处秦岭北麓脚下的胡寨村,由于沟峁纵横交错,几乎没有连片的麦田,使机收无法进行。故而,这里依然保持着原始的收割方式。80后的张潘正和父亲在麦田里割麦,只见父子俩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农家孩子早当家,1987年出生的张潘显然已经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在他的脸上流露着比同龄人更多成熟,割麦、捆麦、挑麦,成为他在这个夏季重复最多的动作。

张潘告诉记者:“因为家在山里,买粮不方便,卖粮也不划算。种的麦子,也纯粹是为了自家吃。”

上午11点左右,终于割完了最后的一行麦子。父子俩将麦子一一捆好,背到三轮车上拉回家。夏收时节农家只吃两顿饭,到家后父子俩赶忙才吃早饭。

记者看到屋里堆放了几十袋已经晒干的麦子,而屋前还晾晒着麦子。早饭后父子俩又接着忙碌,张潘80岁的老奶奶对麦秆进行梳理,老人说这些将来还要编草编用。

张潘的父亲开着挂着石碾子的三轮车开始碾麦,农家小院里,顿时又忙碌了起来……

新闻推荐

“五大发展理念的陕西实践”研讨会在渭南举办

本报讯(记者康传义屈荔鹏张权伟)7月9日上午,“五大发展理念的陕西实践”研讨会暨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实践示范基地、陕西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示范基地、中俄生活中的音乐艺术国际协同创...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