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的渭南决心
人们常说,最难改变是习惯,经济发展也有其固有惯性,改变之难可想而知。
渭南的产业曾经是以能源经济为主导,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渭南选择了主动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埋头苦干的拼劲,确保“十三五”目标的全面实现,稳步迈进全省发展第一方阵。
要转型就要忍得住暂时阵痛,忍得住经济一定程度放缓,忍得住一时的社会非议,一心一意朝着结构调整的方向努力。转型升级最大的动力不是资本,不是技术,而是决心。
渭南市委、市政府以“转型升级时不我待”的信念,提出“既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又要集中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迈向中高端”的战略思路,树立了快人一步,增强“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意识,面对一些世界级的新兴产业,敏锐地捕捉到发展机遇,瞄准产业前沿,率先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中生有”,从零起步,把和自己不沾边的产业做到了全国一流,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不仅如此,渭南始终坚持“跳起来摘桃子”,提振信心,自我加压,并让这种压力层层传导,充分调动和引导好广大干部群众追赶超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困难也很多,但渭南干部群众转型升级的信心、努力拼搏的决心越来越强。
如今,渭南六大传统产业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渭南接连创出中国第一个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以3D打印为主题的科技孵化器、3D打印创投基金之后,在3D打印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去年渭南敏锐地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迅速调动各方力量,力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渭南成为陕西乃至全国正在强势崛起新能源汽车集聚区。当前渭南能源经济在工业中的占比大幅下降,渭南工业率先转型、产业调整出现拐点,经济总体上仍然处于上升通道。
天道酬勤,在转型发展的路上渭南以过人的决心、坚定的信心、真抓实干的措施,必将迎来化蛹成蝶的未来!
(陈圣强 祖亮 甘泉)
新闻推荐
6月15日,渭南市华州区林业站邀请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原双进教授深入田间,指导花椒夏季栽培管理技术,各镇花椒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植大户和科学管理示范户等23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报通讯员...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