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解读——九个关键词解读渭南“十三五”发展
核心提示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渭南制定了“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立足现状短板,发挥优势上台阶,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多,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进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在产业转型升级、城乡一体、生态文明、改革开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富裕和谐绿色文明开放新渭南建设迈上更高台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渭南市将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秦东城镇群,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发力。在渭南“两会”召开期间,华商报记者提炼《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部分关键词,为您解读。
关键词1 旅游
构建大华山景区旅游格局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构建大华山景区旅游格局。加大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依托“山水城陵”自然人文优势,整体推进黄、渭、洛三河文化和山水风貌大景区建设,构建“一核三圈八区”旅游发展格局。
以华山、少华山、天留山、金粟山、林皋湖为载体,打造山水旅游景观带。大力推进白水仓颉庙、唐帝王陵、司马迁祠、韩城古城、潼关古城、魏长城等景区开发建设,建设历史人文基地。挖掘整合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渭华起义纪念地等为依托的红色旅游综合发展示范区。以健康和自然为主题,依托华山御温泉、洽川湿地、韩城禹门口、大荔沙苑和渭北葡萄产业园等特色农业优势,积极开发温泉养生、探险漂流、农事体验、民俗娱乐、野外露营等新型旅游产品。
实施景区升级上档,加快洽川景区、韩城司马迁祠、少华山森林公园、尧头窑生态景区申报国家5A景区。积极与国内重要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开展旅游合作,建立旅游信息共享和客源互送机制。渭南市文物旅游局:渭南市十三五规划中对旅游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就是要让旅游业态更加多元化,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带动,实现富民的目标。
“一核三圈八区”指的是,围绕以华山旅游为核心,带动秦岭生态、黄河湿地、渭北人文三大旅游经济圈,打造渭南宜居宜游生态区、韩城古城文化区、澄城陶瓷文化区、白水仓颉杜康文化区、蒲城唐陵文化区、富平红色及陶艺文化区、卤阳湖航空实地体验区、大华山休闲度假区。
旅游已经从传统的山水、观光旅游,变成包括观光、体验、休闲、养老、养生以及特种旅游等多种业态的复合型旅游。
所以,在这种泛旅游形态下,渭南的旅游业态更要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要以渭南的旅游品牌目的地华山为核心,构建大华山景区旅游格局。同时,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红色旅游将成为渭南旅游必须注重抓的重要方面,而渭南的工业、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因此,渭南要发展好农业,不但要巩固和提升传统旅游,还要发现新的旅游资源,来实现旅游产品和业态的多元化。要发展好旅游,旅游应该和所有的行业都产生关联,甚至包括普通市民的好客程度,都应该围绕旅游做好自己的文章,这样才能让渭南的旅游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同时,按照国家旅游局此前提出的“515”战略,第一个“5”是5大目标,其中就包括要富民强国。现在大力发展的乡村旅游等,就是要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扶贫,让更多的居民脱贫。
华商报记者杨托
(下转DE10版)
新闻推荐
2月24日下午,75岁的刘振宏捡到钱包,经民警多方联系,最后将钱包归还失主警方供图...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