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渭南“和事佬”解决群众身边“老大难”

陕西日报 2015-01-23 23:39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陈圣强 通讯员 江睿龙)渭南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向诉前、道路交通、医疗纠纷、物业管理、景区园区、社会治安六大领域延伸,充当“和事佬”率先解决群众身边“老大难”问题,使人民调解工作走进行业领域、入户景区园区。截至去年12月底,渭南共排查矛盾纠纷21902件,调解成功20810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

在诉前调解领域,渭南在各县(市、区)法院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聘请退休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等熟悉法律知识、热心调解工作的同志担任人民调解员,建立法院立案庭与人民调解室的工作衔接机制。自机构成立以来,各县(市、区)法院人民调解室共调解诉前纠纷1377件,涉及金额530余万元。

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领域,渭南在各县(市、区)交警大队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完善与交警、法院以及保险行业等的工作衔接机制。统一法院判决与人民调解协商赔偿标准和各保险公司理赔标准。渭南“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每年成功调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428件,涉及赔偿金额252万元。

在推动人民调解向医疗纠纷领域,渭南各县(市、区)与卫生主管部门协调,成立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近期,依托临渭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整合医疗资源,渭南还成立了覆盖中心城区、临渭区、高新区、经开区的“渭南市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打造了全国首家市区医患纠纷调处机构合署办公新模式,搭建了市区医患纠纷调处新平台。各县市区医疗纠纷调解机构,每年接待医疗纠纷咨询193件,受理医疗纠纷235件,成功调解210件。

在人民调解向物业管理领域,渭南积极探索在社区成立由党组织、居委会、调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化解物业管理纠纷的“五位一体”联席调解制度,有效解决了大量邻里纠纷、停车治安、物管矛盾等问题。去年以来,受理物业纠纷61起,调解成功56起。

随着渭南东大门建设步伐的加快,旅游业发展迅速,随之而产生的各类矛盾频发,渭南通过在景区、园区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工作在景区、园区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维护景区、园区建设和游客游览秩序,及时化解旅游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

在社会治安领域,渭南与公安部门协调,在各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在公安机关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工作室申请调解,增强了处理治安案件的效果。

新闻推荐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牢牢把握提升渭南“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机遇,把示范区的创建作为

渭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本报记者陈圣强通讯员甘泉田建刘莹渭南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创新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从文化事业管理到文化品牌乃至文化...

渭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