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位一体”助推渭南体育事业新突破

陕西日报 2015-01-28 19:11 大字

校园足球比赛

 文/江睿龙 甘泉 图/李西成

   ●渭南市体育中心建成投用,拥有功能完备“一场四馆”: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综合训练馆、可容纳3.2万人的体育场全省一流。

●以“美丽渭河动起来”为主题,组织举办了全国全民健身“挑战日”活动,参与40万人,创全国之最。

●全市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健全,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7697人,体育人口达208万人。 

如果说文化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胸怀,那么体育则代表了一个城市的风骨,共同构建了一个城市的精气神,体育兴则民族兴,体育兴则城市兴。

渭南在财政收入全省并不靠前的情况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营造体育文化等方面却走在了全省前列。这其中离不开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渭南上下坚定信念、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真抓实干,对体育事业强力推进、舍得投入,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如今,渭南已经从一个体育事业并不怎么发达的城市,发展成一个全民参与全民运动的城市。其中的关键是渭南坚持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五位一体”的体育事业发展模式,使体育不仅仅停留在观赏和竞技层面,而是成为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工作格局。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在以前没有场地、没有设施,怎么锻炼?现在好了,锻炼的场地和配套设施完善,在我们这帮老邻居里边早就形成了一个氛围,想不来锻炼都不好意思。”家住临渭区百合园小区的赵大妈幽默地说。

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关键。近年来,渭南市加大相关资金投入,把建设渭南市体育中心作为渭南市委、市政府“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头等大事”,面对困难,各方协作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渭南历时3年时间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圆了渭南550万人没有体育中心的梦。据悉,渭南体育中心项目占地463亩,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体育馆、游泳馆、射击馆、综合训练馆可容纳3.2万人的体育场全省一流。

“一场四馆”的建设,对完善渭南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中心建成后在西部地区将达到市级一流水平,将成为渭南市最大的体育建筑群,为全市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竞技体育比赛、体育训练、文体表演、体育市场开发运营、大型集会提供最佳的场地和人文服务,彻底改变市级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的落后面貌。同时,这些雄伟气派的体育建筑,将成为渭南引以为傲的城市地标,除了积极承办大型赛事之外,这里还将成为全民健身的体育公园。去年以来,体育场已连续承接市内外多个赛事和活动,游泳馆建成后,全天向市民优惠开放,累计接待万余人次,同时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中小学生520人、救生员217人,在法定假日向市民免费开放,接待4000余人次,场馆设施运行良好。

除此之外,2014年渭南实施体育惠民工程381个,其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40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1个、社区健身器材配送工程30个,在体育中心、东部生态公园、渭河北大堤等处建成户外多功能运动场和全民健身路径,安装器材5000余件。对渭南城区26处、164件损坏器材进行了检修更换。全市县级体育中心新建、改建工程也已全面启动,逐渐改变了渭南城乡健身场地设施短缺现象,为广大群众体育健身、丰富体育文化生活提供了方便。

  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临近寒假,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李春兰教授的生活节奏依然没有变慢。作为渭南市“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奖的获得者,在渭南市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中,像李春兰教授这样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被渭南市体育局邀请来指导群众体育运动。

渭南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品质,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渭南市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渭南从村镇到城区,每当清晨和傍晚随处可见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景。

在组织的全国全民健身“挑战日”活动中,渭南40万群众经历了一场“流汗的欢乐”,活动规模及人数创下全国之最。2014年8月8日“全民健身”展演活动中吸引市区85个活动点2000多名健身爱好者参加,近万名群众参与,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4年10月24日,渭南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四年之约”如期而至,十三个县(市、区)及中省驻渭单位6000余名体育健儿怀抱梦想,欢聚渭南,这场渭南历史上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体育赛事历时5天,参与群众达5万余人次。在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充分展示了渭南源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面貌,同时也展示了渭南体育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更多的人走近体育、感受体育、参与体育,从体育精神中汲取力量,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渭南体育社团组织不断完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全市不断加强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各类体育协会达到81个、体育健身俱乐部达到21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年来渭南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仅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由1200名增加到2800名,健身活动站点由19个发展到85个,常年锻炼人群达到4万多人,体育人口达到15万人,而全市体育人口则达到208万人。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7697人,其中国家级31人,一级492人,二级1110人,三级6064人,他们成为推动渭南全民健身的主力军。

精神焕发的市民、日益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高的运动热情、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这已经成为渭南老百姓生活中的新常态。

 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

“没想到在渭南能近距离看到这么专业、精彩的篮球赛,以前一直觉得这种大型的、专业的篮球赛离自己很远,没想到在渭南这么轻松的就实现了!”刚刚看完全国男子篮球联赛的大学生刘江同学难掩自己心中的激动。随着渭南市体育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像这种高水准的大型赛事举办日趋常规化。在2014年,渭南市分别举办了陕西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全省第六届武术通段大赛、渭南市乒乓球大赛等赛事,让渭南群众不出渭南就可以亲临现场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

在陕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中,渭南市代表团荣获金牌104枚,取得团体总分8948分,实现金牌破百、全省排名提升两个位次的优异成绩,同时还涌现出武柳希、伍迪、姚舜宇、吴化欣等一大批在亚运会及全国大赛上夺金夺银的优秀运动员,他们曾改写世界纪录,缔造渭南传奇,取得让国人骄傲、世界震撼的成绩,这是渭南送出的体育人才,他们的成绩彪炳史册,精神仍在传承。2011年10月陕西渭南信达篮球俱乐部正式注册成立,填补了陕西篮球职业化的空白。2013年,陕西信达男篮首次参加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就取得第6位的好成绩。

2014年以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紧抓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全年培训教练员100人次、裁判员200人次。据统计,渭南市体校在训运动员达到300名,全市现有9所少儿体校、17所青少年训练基地、32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4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其中省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基地7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9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个。

渭南还积极引进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提高足球、篮球等重点集体项目发展水平。目前,渭南市体育局直属单位在训运动员达到280人,在省上训练的队员达到80多名,在国家队集训人员达到10人以上。

体育产业迈入快车道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把体育事业发展列入《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并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两项工作做出具体要求,下发了《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体育强市的意见》、《渭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等文件,要求加快建设市、县、区综合体育中心、青少年运动训练、水上运动、航空体验基地,完善群众体育健身场所与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竞技运动和体育产业,举办群众体育精品赛事,提升体育综合实力。

2014年5月份,在新建成的渭南体育中心举办了2014年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全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全省武术段位赛、全市乒乓球赛、承接了黄河金三角妇女手工艺品展览会、第二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等重大活动。《武林风》自成功开办10年以来首次正式进入陕西就选择了渭南,在渭南市新落成的渭南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向全省限量发售3000张门票,《武林风》经过13场激烈角逐,4小时的戮力奋战,奉献了240分种的现场激情。

今后渭南将在继续办好四年一届的市级全运会、老年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一年一届的全市少儿田径运动会、全市中学生篮球运动会和迎新年越野赛等体育品牌赛事,加强与市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申办重要体育比赛,联合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赛事。利用卤阳湖新建城市地域广阔、道路设施优良、交通便利的条件,建立水上体育运动中心,并通过积极运作,努力将这些赛事打造成为立足渭南本土、面向国内外的品牌赛事。

 运动中凝聚起的城市精神

“这些年来,体育事业大力发展,群众活动越来越被重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中,我们渭南人渐渐找到了我们渭南人自己的精气神。”渭南师范学院一位教授谈起这些年渭南人的变化时说道。这位教授提到的精气神,正是渭南近几年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事业的一个显著成效,正是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和活动一次又一次提起了渭南人的精气神。

5岁小女孩赵思哲在大伙的鼓励下,成为完成5000米全程的年龄最小选手;四世同堂齐上阵,90岁高龄的安巧叶老人,带着10岁的重孙参加展演,为渭南加油;潼关一位妈妈抱着一岁的孩子走完5公里。这都是发生在渭南全面健身‘挑战日’的真实场景。这些难道不就是渭南精神?这些难道不足以鼓励每一个人?正是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这些渭南人血液中的精神才得以唤醒,渭南精神就这样被从体育项目中发掘出来。渭南人的归属感也由原来模糊的印象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清晰。

在清晨的时候无论你漫步在渭南的大小广场还是公园绿地,健身的群众随处可见,健身操、广场舞、太极拳、羽毛球,都是渭南人的最爱,运动健身显然已经成为渭南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今的渭南,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毫不放松对体育文化的重视与建设,加上对群众文化、群众体育的大力推广。使得推广体育事业、推广文化事业已不是单一的建设,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群众体育赛事中、一次又一次的群众文化宣传中得到升华,逐渐凝聚起渭南人的城市精神。

在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中,渭南积极响应“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号召,将群众体育运动作为一项面向民生的基础工程,将体育基础设施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将竞技体育作为城市品牌,将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在城市精神中融入了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元素。“五位一体”的模式让渭南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精神、体育与经济、体育与群众、体育与社会效益深深融合在一起,激发了群众改革创新的斗志和拼搏奋斗的精神,这些力量交织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让渭南人民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找到归属感,在时代的发展中始终保持昂扬不屈的劲头。

新闻推荐

图片 渭南大学生助力春运

2月4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十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渭南火车北站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本报记者刘强通讯员张玉鹏摄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