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抢大米”事件的社会学解读
杨朝清
9月19日晚,一辆载有30余吨大米的货车在107省道陕西省渭南市境内侧翻。20日上午,村民闻讯赶到事发地点哄抢大米。这些村民有的带着空袋子,有的旁边放着装满米的袋子。散落大米的深沟内,有数十个袋子已经装满大米,放在一旁。四五名民警正在劝阻村民。(9月21日《华商报》)
交通意外本来就让人遗憾和无奈,但更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接踵而至的货物哄抢。每一次哄抢,都在碾压道德,损耗社会信任,破坏社会人际关系。哄抢行为的背后,究竟藏匿着怎样的行为逻辑?
在社会学的视野里,失范行为是相互传递的,不仅因为相互模仿,还有心理补偿的因素。当大家都不遵守规范时,遵守规范的人就可能要支付更多的规范成本,从而导致了“吃亏了"、“不划算"等心理。
此外, 哄抢大米行为也是“破窗效应"的诠释。 不良现象的出现后传递出负面的信息, 同时, 负面信息蔓延后会形成不良环境,对人们产生诱导,致使更多不良行为产生。换言之, 当别人先有抢大米的行为的时候,其余的人就可能会“群起效仿", 参与到“捡便宜"的狂欢中来。
“哄抢大米" 不仅让当事人经济受损,还承受了心理的失落和挫败。 面对“哄抢大军", 他们通常无力劝阻和阻拦,只能平添被落井下石的伤悲和对社会冷漠的感慨。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这些“受过伤" 的人可能也会选择落井下石, 形成“庸常之恶", 影响社会和谐。
因此,当我们在评价和分析“哄抢大米"行为的时候,不能仅止于道德诘问和人性批判,而是应该寻找社会根源。对不遵守规范的行为应及时给予规训与惩戒,消除跟风和从众心理的生存土壤,哄抢的悲剧才会消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望荣)11月14日,渭南市政协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回顾市政协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对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进行部署。市政协主席张建华作总结讲话,市委第七督导组到...
渭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渭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