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老支书临终前的嘱托
本报记者 梁晓蔚 通讯员 孙志成
立秋这天,蒙蒙细雨中的华阴市岳庙办沙渠村格外宁静。
放下一束鲜花,站在老支书吴抗美的坟前,第一书记王江涛深深地鞠了三个躬,一幕幕往事又涌入脑海。“这副担子就交给你了”
2017年4月,离开机关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是王江涛做过最勇敢的决定。
“咱村情况复杂,做群众工作既要带着感情,也要带着脑子。”一到村,老支书把村情给王江涛捋了一遍,基础差、底子薄、纠纷多是他对这个村的最初印象。
没几天,村民老贾就因争当贫困户闹到了村部,王江涛先同老贾讲明利害、平息争议,又去老贾的单位核实了情况,当把每月近4000元的收入证明放在老贾面前时,老贾干瞪眼、不吭声。
“好小子,有两下。”老支书对王江涛竖起了大拇指。
随后,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最艰难的贫困识别工作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的程序顺利完成,张榜公示那天,村民对识别的贫困户心服口服。
凭着一股子冲劲,王江涛先后争取45万元资金翻修了村党群服务中心、硬化了活动广场、健全了议事机制,沙渠村的各项事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然而一直默默支持他的老支书身体却亮起了红灯,被医院诊断为骨癌。
“咱村的这副担子就交给你了。”病榻上,老支书把他没有完成的心愿一一嘱托给王江涛。
“你放心,我全力以赴!”王江涛强忍悲痛,许下承诺。
2018年7月31日,老支书走了,王江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姜晓文/图“青绿色蛋壳、橘红色蛋黄,蛋清浓厚,香味浓郁。”这是华阴市曲城村喜上卿养殖专业合作...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