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在春风里的秋千
综轮秋地轮子秋
○秦延安文/图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猫了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屋子,舒筋动骨。而打秋千则是关中乡村人的最爱,俗谚曰:“悠一悠,不长秋”,意为春天打了秋千,秋天不招瘟疫。所以,每年春节过后,陕西关中乡村,便兴起打秋千的习俗,又叫荡秋千。而最闻名的当属华阴市孟塬镇司家村的秋千古会,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藤蔓攀缘荡跃。史载,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山戎引入。《艺文类聚》记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为结实起见,当时拴秋千的绳索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且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和宫廷之内。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唐宋之后,才普及全国。杜甫有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亦有:“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可见其昌盛。
司家村“秋千古会”创始于清咸丰年间,该村古称“南孟屯”,旧时是扼守军事要冲潼关的驻军之地。据传,在清末有一姓胡的军官,为士兵强身健体,活跃军事生活,常以荡秋千为乐。后来,这批军人被就地转为平民,春天荡秋千的习俗传承下来并发展成为古会。
车出华阴市沿着310国道向东南行驶半个小时,便看到村外巨大的司家秋千文化展示园字样。园内游人如潮,男女老少,三三两两,成群结伴地围绕在各种秋千旁嬉戏。和别的地方秋千不同,司家村的秋千种类特别多,既有传统的架子秋、线轮秋、牌楼秋、八卦秋、天平秋,又有富有地方特色的竹杆秋、熊跌膘、地轮子秋、老哥秋,还有新创的渡秋、姊妹秋、火箭秋、沟河秋、烈石秋、翻版秋等。以碌碡为基石,用纯手工的柳条枝结绳,由木杆、木檩、铁环、竹竿、石碾、木秋板、铁架及各类装饰品如彩旗、彩画、铜铃等搭架装饰,让司家村的秋千格外古朴粗犷。
四根木柱,两两交叉地绑在一起,上方架一道横梁,绑上两条绳索,下垂一个木板,便成了最常见的架子秋,男女老少均可以玩赏。只见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单脚踩着秋千板,双手抓绳后退,另一只脚轻点地面便荡了起来。曲腿弯腰几个来回,秋千就如有了动力般越荡越高。那种在春风里得意的荡漾,那不断飞蹿的身姿,吸引了许多围观的人。大家的围观,更加激发了青年打秋千的劲头。当秋千向后摆时,他便后倾下蹲送力;当秋千向前窜时,他又迅速站起挺胸促力,就在这不断的发力过程中,秋千越荡越高。伴随着秋千飞起的呼呼声,那圆弧越画越大,直到青年的身影与横梁齐平,甚至脊背高过横梁,引起围观者一片惊呼。随着惊呼声落地,男子慢慢减力,秋千也越荡越小,直至停下来。当青年满头大汗地下了秋千,两个三四岁的姐弟眼馋的也要打,于是在奶奶的陪同下,三个人一并坐在秋千板上。奶奶坐中间,姐弟分坐两旁,三个人将秋千板挤得严严实实。在奶奶的叮嘱声中,姐姐和弟弟分别一只手抓着秋千上的绳索,一只手抓着奶奶的衣服。随着奶奶双脚后蹬离地,秋千便飘飘荡荡地摆动起来。春风柔柔,身体飞扬,这让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姐姐满脸兴奋,而胆小的弟弟则吓得哭叫起来。奶奶爱怜地劝慰道,乖孙快看,飞起来了,飞起来了,但这并没有奏效,就在大家的哄笑声中,这场祖孙共荡秋千的游戏很快结束。
最显眼的当属牌楼秋,绿色的琉璃瓦顶,装点豪华的古建石牌坊,让牌楼秋典雅中藏着秀气。据说牌楼秋是旧时专为宫廷和富贵人家的小姐所建,四柱三孔相连的秋架并不高,荡起来也不需花多大力气。一位白发老妇玩性十足地站在秋千上,在女儿的推送下,蹲腰蹬腿,荡的老高。老人笑得开心,就连掉了牙的豁口也暴露无遗,让站在一旁不敢上秋千的孙女捂嘴笑成了一朵花。正如唐朝诗人韩谨写的:“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还没看够,那边攀上综轮秋的妻子和女儿大叫着,让我快去。综轮秋酷似妇女织布时吐线的线轮,一次可乘坐四人。在我们用力地转动下,随着惯性综轮秋不停地上下翻转,坐在秋千上的人也荡起荡落。新鲜刺激的玩法,引得女人、孩子们不停地尖叫、大笑。
司家村秋千原始古朴、健康大气,不仅吸引了四方游客来玩耍,还有闻声而来的戏曲、杂耍助兴。这种集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从开春一直持续到清明时节,打秋、观秋者如潮,鼎盛之时达上万人,甚为壮观。2009年,司家秋千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4月,司家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秋千文化之乡”称号。
看着一个个穿梭在春阳下的秋千飞来荡去,我的心也跟着那秋千荡漾起来,越飞越高。
新闻推荐
阳光讯(孟晟博记者李保锋文/图)为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华阴市于3月12日至18日启动了绿化植树周活动。植树节当天,该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3000名干部义务植树1.5万株。在之后的...
华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阴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