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初心写在大地上 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田间地头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渭南日报 2021-10-19 00:47 大字

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开展甜瓜花期管理技术服务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田间调查

本报记者 王宪辉

对于农业科技部门而言,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就是要把群众最需要的技术送到农民手里,把群众最关心的难题解决好,把群众最切身的利益保障好。今年以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农业科学研究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与基层群众所需所求相结合,与渭南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在培育良种上下功夫,在成果转化上做文章,在科技服务上求实效,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田间地头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在培育良种上下功夫

“渭麦9号”是市农科院自2004年开始,历经10余年精心选育研究、上千次优化组合、自主选育成功的旱地小麦新品种,于今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是市农科院继1987年“秦麦3号”之后的第二个国审小麦品种。

“渭麦9号”是渭南市小麦育种史上的新突破,对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意义重大。渭南市旱地小麦面积占到小麦总面积的1/3左右,产量占到1/4左右,旱地小麦丰歉直接关系全市夏粮丰产丰收。“渭麦9号”的培育成功,将有效加快旱地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直接提升旱地小麦产量和品质,为渭南市粮食稳定增产和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渭麦9号”品种特性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等4项指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是面条、饺子专用的优质小麦品种;二是抗逆性强。2020年在合阳县种植示范点经受了零下21.5度低温考验,仍长势良好,丰产丰收;三是丰产稳产,多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360公斤左右。其中,澄城县绿色高效示范田专家实收亩产421公斤,创渭南市旱地高产水平。

多年来,市农科院通过常规杂交技术将抗旱、抗倒、优质等优良基因聚合到小麦亲本中,获得了一批高产兼抗旱、抗寒、抗倒、优质小麦种质资源,选育了“渭麦9号”“渭麦10号”等系列旱地小麦新品种。据统计,近年来该院共审定登记小麦、玉米瓜菜等农作物新品种11个;承担国家和陕西省品种审定试验10余套,参试品种230余个,展示品种100余个;发布12项标准、15项专利、发表155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各类奖项8项,并成为陕西省唯一一家首批入选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的单位。

在示范推广上做文章

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将品种潜质发挥到最大化。“渭麦9号”选育成功后,市农科院又与种子管理部门、农技推广部门等农业职能部门和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密切配合,采用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方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2021年,市农科院在渭北蒲城、澄城、合阳、白水4县建立了5个“渭麦9号”示范点,面积共计1450亩,免费提供拌种“渭麦9号”种子29000斤,示范推广精量播种、药剂拌种、深松整地、施肥+宽幅播种+镇压提墒一体化作业技术、化学除草控旺、“一喷三防”、一优二改双控等配套技术。在实践探索中,明确了“渭麦9号”的栽培技术和适宜播期,并对“渭麦9号”示范点农技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同时,选择在白水、合阳等相对适宜的种植区域,对“渭麦9号”的抗寒能力进行考察;选择在澄城总结一优二改双控技术经验,测试“渭麦9号”的丰产性能;选择在蒲城、白水考察“渭麦9号”的抗旱、抗倒能力。

同时,鉴于县级农技部门缺乏科研支撑,但同时又距离农户、距离田地最近的现实,市农科院充分利用“农科院+”模式,着力打造渭南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设施西甜瓜推广种植方面,该院在蒲城、富平、大荔、阎良建立了设施西甜瓜种植基地,加快品种引进选育和技术推广,取得了多项西甜瓜种植技术国家专利;加快玉米品种引进选育工作,与西农大联合推广机收籽粒玉米全程机械化成效显著技术;对高石脆瓜等本土特色和传统种质资源进行了提纯复壮,使种子由杂转纯,提升种子活力和产品性状。

在科技服务上求实效

市农科院充分立足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发展大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服务,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及时雨”落到工作实际、落到田间地头。

市农科院充分利用朋友圈、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提升科技服务效率;在小麦生长期内,积极跟踪调查,查看不同播种方式和不同品种的出苗情况及生长情况,指导倒春寒冻害防治工作;在大量引进和高效选育的基础上,其不断加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民送去优质种子,手把手提供技术服务;与各县(市、区)农技站、植保站、经作站及各合作社密切联动,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上下有效联通的服务机制,为渭南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今年5月26日,蒲城县孙镇小学300余名师生来到市农科院孙镇试验站,接受了一场小麦、番茄、西甜瓜、辣椒等农作物去杂、授粉技术要领的科普教育,这是市农科院将科技服务与研学教育深度结合的一次尝试,也成为其后期依托农业科技打造农业实践平台新业态的创新之举。

未来,市农科院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瞄准高产、抗病、优质等特性要求,多育品种、育好品种,为渭南市小麦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继续研究“渭麦9号”及渭麦系列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继续开展播期播量、肥效、包衣拌种、不同播种方式、多效唑等试验,尽快拿出渭麦系列品种各项配套技术集成方案,为群众提供简单易懂技术明白卡;继续做好“渭麦9号”示范推广工作,加强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子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快商业化育种步伐,提高科技转化能力。

新闻推荐

“双减”渭南这样落实

本报记者陈志敬强化联合督查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