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片丹心献扶贫

各界导报 2017-05-18 06:30 大字

——追记合阳县优秀扶贫工作队员王亚平

王亚平(右二)在扶贫一线

□吉宏伟 刘均锋

“哀思亚平,追赶超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是合阳县黑池镇营里村村委会议室里的一条标语,标语寄托了营里村干部群众对王亚平的不尽哀思,也彰显着在王亚平精神鼓舞下矢志脱贫的决心。

王亚平,合阳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股股长,2015年3月15日担任黑池镇营里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2017年4月29日12时40分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王亚平用自己恪尽职守、敬业爱民、无怨无悔的人生践行了一个“农发人"的忠诚和执着。

把业务学习当做生命线的“大老粗"

“干一份工作,如果自己是外行,怎能把工作干好"。学一行,爱一行是王亚平始终如一的信条。

1966年7月,王亚平出生于合阳县黑池镇金营村一个教师世家,1992年通过陕西省乡镇基层干部招聘考试,聘任到马家庄乡人民政府,先后担任出纳、公路专干、乡政府办主任等职务。

据黑池镇党委副书记王平回忆:他那时分管公路工作,是王亚平的分管领导。王亚平为人实在、好学、善良、乐于助人。工作之余喜欢学习钻研,常帮助同事解决问题。2008年年底,王亚平从原马家庄乡政府调入合阳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扶贫开发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尽快熟悉农发工作程序,做业务上的行家,他从“零"做起,从头学起,“百度"成为王亚平最好的老师。据王亚平的大女儿说:有一天晚上,她看到父亲正下载一个工程制图的软件,见父亲一边绘图,一边在百度上查资料学习。过了一段时间,她听父亲的同事说,父亲已经可以高标准操作那个软件了。

在“百度"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深入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金营村党支部书记王陵说,2016年该村作为扶贫开发项目村,王亚平对其进行实地勘察并与干部探讨,遇到问题就返回项目区进行勘查,来回跑了好多趟,终于画成了草图。他还常向兄弟县市同行学习交流工作经验,韩城市扶贫办农综科科长唐建锋就是常跟王亚平交流工作而成为好朋友的。通过自学,王亚平拿到了助理工程师资格,他撰写的初设报告、可行性报告被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

把加班加点干成常态的“大闲人"

渭南市农发办土地治理科科长杨胜利在合阳检查工作时去看望王亚平,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杨科长,今年到现在我还没有到咱项目区和营里村去过。"

王亚平是一个把工作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营里村党支部书记宋丰科清楚记得,2016年12月的一个晚上,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王北红和工作队员王亚平结束了项目区一天的工作,又马不停蹄地深入营里村下乡入户。“当时10点多了,村上的路灯都灭了。"宋丰科回忆道:“我开着车灯,照着两个人入户,风特别大,吹得王亚平手上的扶贫手册哗啦啦响。"

“亚平这人好得很!"还没等笔者说完来意,营里村贫困户胡宝良就急切说道。他印象中,王亚平说话和气,隔三差五就到家里来嘘寒问暖,还送来米面油慰问。

据合阳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北红介绍: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同时,还要参与到营里村的脱贫攻坚战中来。加班加点对王亚平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他的爱人王菊芳在抽泣中回忆说,王亚平在乡镇工作时老去县上开会,调到县上了又天天往项目区奔波,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早已司空见惯。

王北红回忆:他和王亚平经常在项目区下乡就到晚上十一二点,有时都顾不上吃饭又继续钻进办公室开始工作,直到凌晨两三点,通宵加班也常有。租住的地方管理严格,王亚平加班晚了常被锁在门外。

特别是王亚平发病的3个月,工作任务繁重,基本是超负荷运转。去年省市验收,国家审计署审计,11月份省上又下达了2万亩项目区任务,白天在百良镇项目区采集项目、跑线路、看渠道,晚上加班定方案、做规划、绘图纸……他就是在赴大荔县农发办学习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方案编制做法,并为营里村贫困户参观设施农业选点的工作一线发病并最终治疗无效与世长辞的。

但就算是工作这么忙,只要有人请他帮忙,即使是琐碎的私事,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帮。

把工程质量当做高压线的“假监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每当工程实施,他就和同事们一起,不顾寒暑、不顾风雨,坚持走在第一线;工程建设到了关键时刻,他更是不顾家庭、不顾病痛,在困难的环境下,一下乡就是几天!汗水裹着泥巴,衣变脏、声变哑、腰变僵、腿变硬,他坚持着;有时又累又渴、错过了吃饭时间,身体几近虚脱,他也坚持着;有时为了选点定线,甚至感冒发烧、胃病复发,他仍坚持着!他就是凭着一颗对工作的责任和热情,从不因困难而降低对工作的严格要求,坚守在农发工作的最前沿。利用休息时间与项目区村干部讨论如何建项目,怎样建才能使群众受益最大,就项目建成后的受益情况、使用情况等都做到心中有数。

把脱贫攻坚干的风生水起的“真穷人"

在许多人眼里,扶贫开发工作是“肥差使"。但是王亚平却说:“决不能让群众戳‘农发人’的脊梁骨,也不能让群众戳我的脊梁骨。"

2008年,他被调到了县扶贫办。时任扶贫办主任雷治斌回忆道:“到项目区去勘查渠道,为了弄清渠道走向、深浅和新旧程度,王亚平不吱声,‘扑通’跳下去看了,不管有没有荆棘,有没有积水,经常一身泥水就上来了,他从没怨言。"

在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工作九年来,他先后参与规划、实施了该县知堡、坊镇、路井、黑池、马家庄、新池等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8万亩,涉及40多个行政村,累计衬砌改造各类渠道400余公里,配套实施各类渠系建筑物5900座……

他所包扶的营里村,是县上确定的“四类村"“贫困村",为此他和担任第一书记的王北红没少下功夫。通过入户调研,他们决定从扶班子、扶基础、扶产业、扶健康、扶技能入手。从4月份开始,先后和工作队一起协调相关单位,为营里村进行硬化巷道2.4公里、修建灌溉渠道3公里、铺筑村级广场980平方米。建设过程中,王亚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测绘、设计、监理一管到底,高质量完工。“我们村铺的路,质量之高在附近的好多村还真没有呢。"宋丰科感慨地说。

驻村工作队还对村上群众进行了两场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户发放小麦良种3000斤、玉米良种400斤、有机肥料4000斤,在重阳节,为七十岁以上老人每人赠送了一件夏凉被……

王亚平去世后,新池镇坡赵村的干部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消息,而随后到家里进行吊唁。“葡萄园受益了,还想让王哥看去哩,谁知道……"村委会主任乔广富沉痛地说。

原来,坡赵村将发展红提葡萄产业作为脱贫措施。在发展中,王亚平做了大量工作。

在王亚平的字典里没有吃拿卡要,也没有中饱私囊,不管下乡多忙、多累,他也没有向单位和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只有一个字——忙。刚到县城工作时,一家五口挤在农行退下来的55平米的毛坯房(租房)里。妻子没有工作,家里二女一子。大女儿找了对象,人家要过来提亲,为了不使女儿嫁过去受委屈,他才决定在合阳贷款买了143平方米的商品房。

王亚平走了,但他的精神留了下来。中共合阳县委员会、合阳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向王亚平同志学习的决定,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也在他的激励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之中……

新闻推荐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渭南两名公安代表参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渭南市交警支队长闫丰胜和合阳县公安局副局长曹红亮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5月7日至11日在西安胜利召开。肩负着全市公安民警的嘱托,承载着全市公安民警的期望,满怀豪情和思考,闫丰胜、曹...

合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一片丹心献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