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唠脱贫 ——随机走访贫困户李继祖家庭纪实
5月2日,也是周二扶贫工作日,带着办公室小张下去随机走访,沿着一条乡间小道,顺便走进西姚村,村子不大,仅有两三条东西方向的巷道,也许是农忙时节,大多农户门都紧锁着。
走到村中间,有家门上贴着低保贫困户的牌子,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打开大门正准备朝里走,我上前询问是不是老人的家,老人用浓厚的方言说:“就是的。”我问:“能到你家坐会不?”老人赶紧开门邀我们进去。看到门口有医生帮扶的牌子,我问这个医生多久来家里一次?他说这个医生是本村人,每半个月来家里检查一次身体,自己年纪大了,有脑梗、关节炎和高血压。进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院子中间枝叶茂盛的核桃树,西边是几间陈旧的半边厦房,窗纸已被风刮破,后两间房子只剩个空窗框架,厦房墙角处放着一把锄头、一把铁锹、一把铁叉和一把扫帚。跟着老人进入第一间房子,尽管老人开了灯,但仍不亮堂,门口有一个烟囱通炕的铁炉子,四周的墙壁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烟熏后,已经变成黑黄色,炕上的被子没有叠,箱板被压得朝下弯起来,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显眼的是正对着炕的一台老式TCL电视机。
我靠在炕沿边和老人聊起来,知道老人叫李继祖,76岁,中年遭遇家庭变故,前妻和儿子相继离世,多亏本村秦某照顾多年,2012年两人登记结婚。谈到包联干部和扶贫政策,他表示,包联自己的干部马哲今天上午到家里来了,平时也经常来家里开展工作,和村干部帮他种了2亩核桃助推脱贫,家里有线电视能免费接收几十个频道,合疗款享受了100元补贴,自己只交了50元。谈到家庭收入,他说,自己有四亩地,两亩核桃暂时还没有收益,两年后每亩可能有1000多元收入,另外两亩地因身体原因不能劳作,以每亩每年70元钱承包给其他村民耕种,每个月能领养老保险金85元,高龄补助50元,低保金170多元,除了每个月必要的水电费支出32元,一年还能收入3400多元。问到生活怎么保障时,他说,近两年不种麦子了,买来面粉,老伴给做成馒头或面条,能吃得饱。问到老人户口本上有两个人,为什么只有一个人享受低保金时,老人说不清楚,也不埋怨,表示理解和尊重政府的决定。
我和老人走出房间,在院子里拉了会家常,顺便观察了下家里的全貌:院子不小,收拾得倒挺干净,后院有5棵枣树,院子中间有3棵核桃树,西边的厦房是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仅有第一间住着人,后两间已经废弃,房顶有多处维修的痕迹,北边的屋檐下放着一个已经没有门的衣柜,里面空空如也,老人养的一只母鸡在院子里随处跑,南边斑驳的土墙和西邻居形成鲜明对照,土墙的东侧是木板制的破旧大门,被雨淋得发了黑。当问到老人还有什么困难时,他却表现出乐观的心态,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不住地感叹党的政策好,唯一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住房进行改造。
与老人走出家门,问那位照顾他多年并且领了结婚证的老伴在哪里,老人指着斜对门那户人家说,就在那。走进大门,一股浓郁的豆香扑面而来,原来,老人的老伴秦某有做豆腐的手艺,正在做豆腐。问年龄得知秦某才64岁,满头银发、背有点驼,一看便是勤苦一生的人。她说,虽然和老李(李继祖)领了证,但老李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活,没收入,自己不给儿子添负担,做点豆腐补贴家用。
接着,我让老人带我去他家的核桃地里看下,老人便领着我朝村东头走,到村东头朝南大概走了100米,便到了老人的核桃地。放眼望去,总共八十几棵核桃树长得大小不一,有的树枝都已经干了。这就是不懂管理造成的,而且老人也真不懂核桃树怎么管。看来,光栽树还不成,还得对农民传授管理技术。
我和老人边聊边朝村里走,一阵风吹来,老人打了个哆嗦,我赶紧让老人回去加件衣服,老人客气的拱手告了别。离开西姚村,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尽管老人很乐观,也不停地表示党和国家的政策已经非常好了,自己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但想到老人的住宿条件,想到老人户口本上两个人却只享受了一份低保,想到老人说因为不懂技术核桃树长势不好等问题时,我的脑海里打出了无数个问号:我们的干部走村入户真正了解到村情民意了吗?真正把扶贫政策宣传到位了吗?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了吗?我觉得还远远不够。
(作者系中共合阳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一鹏通讯员雷军红)只要操作员指尖轻轻动一动,“植保无人机”就会飞向麦田喷洒药剂,这是记者日前在合阳县益龙农机专业合作社麦田现场目击的状况。“植保无人机”首次在...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