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物件留住乡愁

渭南日报 2016-12-09 00:00 大字

????村民王三女坐在织布机上露了一手

????相传迄今百余年陌西玄杆成为整个村史馆的一宝

????老木匠的工具箱

????儿时记忆中的老式电视、收音机

????村里的巧妇手工做的各式各样的鞋子

本报记者崔正博文/图

遗留在乡村的老物件,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乡村发展的缩影。在合阳县百良镇陌西村的村史馆,这些老物件被聚集在一起,再次焕发生机,通过村民的口口相传讲述着曾经的历史……

“陌西玄杆,我们又把它叫神杆,抬芯子。是村里传统社火项目,相传源自韩庄王姓始祖南宋大元帅王镇,迄今百余年,为的是庆升平、祈安康、和族里。”月2日,合阳县百良镇陌西村村史馆,年过七旬的村民王全海向前来参观的村民和孩子们介绍着。

老式电视机、煤油灯、杆秤、残缺的碗碟、织布机、粮食口袋……这些曾遗失在乡间的老物件在陌西村村史馆被集中展放,再次焕发生机。这些老物件中,从相传至今约多年的陌西玄杆,到近一二十年逐渐消失的手电筒,收音机等,通过村民的口口相传,让更多的后来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个遥远的年代。在多平方米的村史馆里,记载着村子的沧桑变迁。一件件物品、一张张图片,让人感受到更多的是乡愁,是关于乡村的记忆。

“我经常来村史馆看,每次看到感触都不一样,很多东西是旧时代的烙印,而今天我们的生活多美好,能让子孙后代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岁的村民王武生参观村史馆感慨地说。在合阳百良镇,村史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保护村史文化、传承村风民俗的新平台,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看到记者采访,王武生一脸自豪地说,“把老物件放到村史馆不但有了保存的地方,还能教育后人,放到家里,时间长了就损坏不见了。”

说话间,王武生手指着墙上的粮食口袋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粮食紧缺,每次村里分粮食都是用这东西背回家。这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再看到它们真是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采访时,不时有村民到村史馆参观,岁的王三女便是其中一位。自村史馆开放后,她有空便带着孙女琳琳来转。当天,王三女还坐在织布机上给记者露了一手。王三女说,跟孙女讲述过去村里的故事,让孩子从小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的生活。

“村史馆里展示的这些老物件,都是村民在村里寻找到的,有些实物也是听说要建村使馆,村民自发捐的。”陌西村党支部书记李林洁说。村使馆的建设让村民能够记住乡愁,怀念家乡,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同时,也成为村里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场所。村史馆长期对外免费开放,在这里把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的历史展示给后人,让子孙后代记住家乡人民的劳动精神和光荣传统。了解过去才能忆苦思甜,饮水思源才能学会感恩,凝聚人心才能继续奋进。

新闻推荐

省人大农工委 调研安康市供销社综合改革情况

本报讯(记者王军江)11月9日至11日,省人大农工委主要领导对渭南市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县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省人大农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王决胜带领调研组先后视察了白水县白宝汇电子商务公司运...

合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老物件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