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峭壁上的龙门水文站:5位水利人在此献出宝贵生命
这是黄河最惊险的一段旅程:在晋陕大峡谷中蜿蜒穿行的黄河,挣脱掉两岸悬崖的束缚后,流淌出一段400多米宽的河面。继而,又从400多米的河面突然紧缩至30余米宽,激荡而成约50米深的壶口大瀑布。接着,奔腾而下冲向峡谷出口处,约50公里后来到险关隘口——龙门。
这是黄河最独特的一个水文站:在陕西韩城一侧、黄河右岸悬崖上的龙门水文站,背靠绝壁万仞的山崖,面向奔流不息的黄河,独守峡谷隘口。要想进入水文站,必须在山西河津一侧、黄河左岸乘坐唯一的交通工具——“吊箱”空中抵达。
记者近日来到龙门水文站对岸的黄河山西一侧,打通水文站副站长杨文博的电话后,一条横跨河道、高悬于黄河上空的钢缆上,一架吊箱从对岸徐徐开了过来。
乘坐这样的吊箱过河,好天气都不免提心吊胆,恶劣天气的话无疑更需要胆量和勇气,而这却是站上工作人员生活出入和工作物品运输的唯一通道。
国家重要水文站:为何建在绝壁上
龙门水文站是黄河干流控制站和黄河中游洪水编号站,也是黄河重点报汛站和国家重要水文站,承担降水、水位、流量、泥沙、冰情、水质监测等测报任务。21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坚守在这里,他们多数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
走下吊箱,记者不免好奇:龙门水文站为何要建在悬崖峭壁上?
“水文站建站以来,因工作和生活需要,在目前的站附近上下游进行过6次迁址,但都没法避开悬崖峭壁。”杨文博说,采用流速仪法测流的测验河段,宜顺直、稳定、水流集中,无分流岔流、斜流、回流、死水等现象,顺直河段长度宜大于洪水时主河槽宽度的5倍,龙门站上下游均没有适合的设站地点及河段。
与此同时,黄河吴堡水文站以下有无定河、清涧河等较大支流汇入黄河,设立龙门水文站,可以有效控制黄河中游洪水过程,及时进行洪水预警预报。
黄河水文侦察兵:如何坚守“孤岛”
龙门水文站有一个展室,记录着水文站历史上用过的各种测验仪器测具,以及一些历史往事和难忘的场面。
“我们就是听着水文站老职工的故事成长起来的,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守护黄河,为黄河把好脉。”杨文博说。
1967年8月11日,龙门水文站出现大洪水。洪水越大,越需要抢测。当有20多年船龄的老船工卢振甫和同事们在船上抢测洪峰时,将船连在岸边的粗钢丝绳突然被大浪打断,卢振甫不幸被钢缆打掉了耳朵,但这位“硬骨头老船工”忍着痛坚持将工作完成。
展室资料显示,龙门水文站建站以来,工作中遇险不在少数,更有5名职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黄河上的水文侦察兵用平凡的人生谱写着不平凡的生命乐章。他们紧盯着黄河水文变化,在艰苦的工作环境里,为黄河抗洪抢险,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为黄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宝贵的科学支撑,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新设备升级换代:未来怎样改变
在提供站上工作人员出入的吊箱上游十几米处,是工作用的铅鱼过河缆道和吊箱缆道。
水文勘测工赵奇在控制室内启动按钮,将750公斤重、搭载着流速仪(用于测流量)和横式四仓采样器(采集水样测含沙量)的铅鱼缓缓升起,杨文博盯着距河面约20米高的铅鱼,随着转动的钢索向黄河上空滑行。
“这样的测验工作,洪水期每天要进行好多遍。”杨文博说,大洪水到来时对人员和设备考验尤其大。比如,2017年夏天出现编号洪水时,水位涨得太快,水位计跟不上,他们不得不冒着大雨,站在河边看着水尺用对讲机报水位。
当记者结束采访乘吊箱离开水文站时,杨文博告诉记者,现在降水、水位观测已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随着黄河水文测报能力升级不断深入,龙门水文站不久将安装RG30-非接触式雷达测流系统、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同位素在线测沙仪等先进测验仪器设备。
届时,他们工作的危险性和困难程度将大大降低和减小,各项测验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诗平、邵瑞
(原标题《这是5位水利人献出宝贵生命的地方,这是悬崖峭壁上的“黄河绝恋”...》)
新闻推荐
本报韩城讯(记者张军建)9月25日,为期四天的韩城市首届田径运动会在完成各项赛程后圆满闭幕。本届运动会以“团结、拼博、超...
韩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韩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