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问道以启未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渭南地方志概略

渭南日报 2019-09-28 02:0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玉红 通讯员 沈晓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地方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记录了国家、地方的发展与变化,见证了国家、地方发展的社会变迁。

西汉时期,渭南韩城人司马迁,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历史巨著《史记》。司马迁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秉笔直书、精益求精的史学精神是渭南修志人的精神财富。渭南作为“史圣”司马迁的故里,修志历史源远流长。北宋年间,渭南境内便有成熟志书问世,明清时期,“关中八大名志”渭南独占其三。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渭南境内的修志工作开始启动,1983年首轮修志工作重新恢复后,渭南市的修志工作掀起高潮。

渭南各县级地方志机构普遍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7月,陕西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之后,各县的首轮修志工作全面铺开。渭南成立了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导各县的修志工作。1983年4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正式通知,《渭南县志》被列入国家“六五”规划、全国地方志首批成果之一。渭南市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于1986年,原名为渭南地区地方志领导小组办公室。1990年10月,渭南基本形成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领导、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实施的领导机制。

截至目前,渭南市志办共修县级志1部,地区志1部,市志1部,均系通志。首轮新地方志编纂,渭南市出版了12部志书,有8部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其中《渭南地区志》《渭南县志》获得全国一等奖,《韩城市志》《合阳县志》《澄城县志》获得全国二等奖,《大荔县志》获得省级一等奖。第二轮修志工作开展后,渭南市也于2014年在陕西省率先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同时,渭南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完成二轮修志的地级市。

1996年,首轮志书编修任务完成后,为了保持地方志事业持续发展,开始启动年鉴编纂工作。经过充分的调研准备,1998年,《渭南年鉴》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同时,要求各县(市、区)也做好年鉴编纂。渭南市综合年鉴自1999年创刊以来,连续20年做到一年一鉴正式出版。各县(市、区)综合年鉴也已完成一年一鉴全覆盖。

旧志整理、地情书及编纂方面异彩纷呈。明·天启年间《同州志》于2018年正式校注出版。地情书籍数量、质量连续提升,现出版有《渭南五千年》《国之栋梁》《白居易与下邽故里》《古今名人咏渭南》《渭南名镇志》等,今年还将出版《渭南简史》《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渭南大事记》等地情书。

地方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弘扬和发展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市志办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举办两届“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渭南故事”活动,各县(市、区)积极响应,举办各类调讲活动,并且通过网络、电视、新媒体客户端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一时间好评如潮。

修志在于读志用志,在于经世致用。市志办始终坚持修志为用的思想,把为地方治理、社会服务作为做好地方志工作的目标。市、县两级基本形成惯例,每当党委、政府换届,或党政领导调整,在第一时间,给领导送去地方志书,保证其尽快熟悉情况,进入工作角色。近年来,在重大规划起草中、重大项目实施中、重要城市标志中,地方志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市志办连续数十年受到各类表彰20余项;2005年、2010年,市志办获“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单位”。

新闻推荐

韩城交警大队圆满完成第三届山地自行车赛安保任务

阳光讯(记者李保锋通讯员李萍樊卓李涛文/图)近日,“迎全运我骑行我快乐2019中国·沿黄观光路第三届山地自行车赛在韩城市举...

韩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韩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