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战疫日记”里的故事

渭南日报 2022-01-26 00:56 大字

本报记者王能力 通讯员 杜可可

老王,名叫王勤学,即将迈入知命之年,是富平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的执法队员。疫情防控期间,老王和同事们在梅家坪镇疫情防控卡点上,守护着富平的“西大门”。在执勤之余,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在日记本上,汇集成了一本温暖与感动、信念与希望的“战疫日记”。

近日,记者采访了正在值守的老王,摘录了他写的“战疫日记”二三篇,让我们一同感受抗疫勇士在“疫”线阵地的坚守和温情。

老王烦了:“女人就是爱唠叨!”

2021年12月21日 晴

自己咋老不长记性呢,一大早就惹掌柜的生气。人家唠叨几句,还不是为了自己好?虽然那会儿给人家说了软话、认了错,但心里还是有点不瓷实,真怕她犯了记仇的老毛病,回到家里给脸色……

——摘自《王勤学战“疫”日记》

“你怕老婆?”翻开老王的战“疫”日记,记者在第一篇的内容里就看到了他向爱人承认错误的“检讨书”。

“咱这不是理亏嘛!”笑谈中,老王向记者讲述了他与爱人拌嘴的事儿。

那天,天还黑乎乎的,老王的爱人早早起来为准备在疫情防控卡点执勤的老王张罗着早点。

“你都没看自己多大年纪了,啥事都往前冲。”吃饭的工夫,老王的爱人噘着嘴巴,一脸不高兴。

“咱是党员,这个时候不往前冲,那还像个党员吗?”老王和颜悦色地说,他知道,爱人这是心疼自己。

“要不你和领导说一下,守在后方……”听爱人这么一说,老王的脸开始由晴转阴,但他依然耐着性子说,“那咋能行?关键时候,你不能让我当逃兵吧?”

饭桌上的氛围紧张起来。老王也没心思再吃爱人精心做的“爱心早餐”,站起身来准备往外走。

“我拦不住你,你把口罩戴紧些,衣服穿厚些!”身后传来爱人的叮嘱关心声。

“女人就是爱唠叨!”说完,老王匆忙出了家门,前往局里与队友王鹏汇合。

在疫情防控卡点,王鹏听到这个“趣闻”后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哥,这是嫂子对你‘爱的唠叨’呢,可别不识相,赶紧给嫂子赔个不是吧!”

在同事的“怂恿”下,老王就给爱人发微信语音道了歉,并在日记里写下了“检讨书”。不一会儿,爱人回了微信:“我给你记着呢!”后面还不忘加一句:“把自己照顾好!”

老王劝道:“你对得起家人的牵挂吗?”

2021年12月24日 大雾转多云

虽然得到了“霸气”司机的理解,但自己也真不应该提高八度和人家说话。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深深明白,只要大家的心想到一起,就能携手筑就“回家的路”……

——摘自《王勤学战“疫”日记》

“昨天都没说要核酸证明,凭啥今天就要呢?”司机不解地问。

“为了保护群众的健康,县上调整了疫情防控政策。”执勤队员笑脸解释道。

“没有,没有,就是没有,谁也拦不住我回家的路。”司机带有怒气的声音越来越大。

2021年12月24日一大早,正在疫情防控卡点做登记的老王听到这充满怒气的话语,回头一看,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卡车司机,正在和执勤队员争执。老王迅速整理好手头的登记簿,转身向这位“霸气”的司机走去。

原来,12月23日晚,这位司机给铜川市耀州区送了一趟货,当时从富平县城出发的时候还没有封控,当晚,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县上调整了疫情防控政策,12月24日早,对所有进富车辆、行人要求持有48小时核酸证明并查验“两码”,不符合政策的,暂时劝返。这位“霸气”司机刚好赶上了。心里窝了一肚子火,所以才会有刚才那一幕。

老王了解情况后,向司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庄重的动作让司机有点不知所措,赶紧给老王说:“老哥,我老爸、老妈、媳妇、娃都在富平,老妈身体还不好,你说,我能不回去吗?”

“这必须回去,咱不能在这个时候丢下家人不管。”老王稳了稳司机的情绪说道。

“还是你老哥明事理,那让我走。”司机试探说。

“你要回去,你就得对全家、全县的父老乡亲负责,你能做到吗?”老王追问道。

“你这是忽悠我……”司机沮丧地说。

“万一把病毒带回家,你觉得对得起老人、媳妇和孩子对你的牵挂吗?”老王内心有点火了,但还是感情真挚地说道。

老王的一番话,让这个憨厚的北方汉子哑口无言,伸出双手使劲搓了搓自己的脸庞。老王从那双粗糙的双手、布满血丝的双眼能感受到这个汉子的担当。

稍做调整,司机用电话给家里报了一声平安,调转车头,原路返回了。临走,给老王竖了个大拇指,说:“老哥,你们为父老乡亲日夜守护,辛苦了。”

老王笑笑,挥手向他告别。

老王感动了:“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2022年1月1日 阴天有风

今天,局领导再次来看望我们,寒风虽冷,但心里暖和,现在卡口的物资保障如同疫情防控形势一样,越来越好。米大妈送来的饺子和红豆面,不仅仅是党群关系一家亲的体现,更让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摘自《王勤学战“疫”日记》

新年第一天,天气阴沉,呼呼的北风直往人的脖子里钻。在梅家坪卡点,没有室内的暖气,没有滚烫的茶水,没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的只是寒风中无数次地挥手示意,还有防护口罩后一张张坚定的脸庞。老王和他的战友们已在这里坚守了12天,他们犹如暗夜里的星辰,守护着万千群众的万家灯火。他们的付出,周围的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米大妈,这么冷的天,你咋又跑过来了?都给你说了,有人给送饭呢!”梅家坪镇政府工作人员迎上前去,把米大妈领进帐篷里,老王赶紧给米大妈搬了板凳,让老人坐下歇歇脚。

“我心里惦记着,怕你们吃不上热乎饭!”米大妈搓了搓手,笑盈盈地说,“大妈今天在家做了红豆面,给你们用保温桶盛了些。”

米大妈不是第一次来卡点了。前几天,附近的村民看见在路口的执勤人员常吃方便面,就自发组织了一次送饭活动。那次,米大妈送的是酸汤水饺。

盛情难却,大家伙凑到跟前,吸溜吸溜地吃着红豆面,心里一下子暖和了很多。

“好几里路哩,大妈,你是咋过来的?”吃着面,老王问。只见米大妈用手指了指停在黑暗中的电动车,不失幽默地说:“我是骑着‘绿马’来的,放心,三个轱辘的,安全很!”

“挨得冻、受得冷,值了!”那一瞬间,老王的眼睛里涌出亮晶晶的泪花。他怕别人看到,悄悄地转过身,呼啦了一把脸,心想:我要把米大妈写成今天日记里的主角儿。

1月24日,记者还在写稿时,突然接到老王打来的电话:“西安全市降为低风险地区了,我们都可以回家过年了……”

新闻推荐

国家新能源基地落地 绿色制造储备库建成 2021年渭南市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见习记者倪伟)1月23日,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渭南市以“十项重点工作”和“创亮点...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