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招牌”迸发新生机 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蓬勃发展背后的文化振兴
陕南“茶文化”底蕴深厚,每一座茶山都有各自的故事。
?传统工艺让“富平柿饼”品牌活力十足。
?三原小磨香油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往参观、购买。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霜降过后,天气骤冷,富平县庄里实验区曹村镇田间地头却异常热闹。村里村外柿子火红,家家户户动起来,摘柿子、吊柿饼,传统工艺轮番演绎,地标产品获丰收。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品牌建设持续壮大,“地标荟萃”的背后是传统工艺“独家支持”和民俗文化的厚积薄发。目前,全省8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7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不仅让农产品有“身份”更有“身价”,“保护”的触角已然伸向与产品一脉相承的工艺与文化层面,凝聚起强大合力,以文化兴产业、富农家的浪潮在三秦大地洪波涌动。
传承 传统工艺愈显活力
“富平柿饼之所以甜美入心,关键在于制作工艺。从柿子到柿饼,要经过削皮、脱色、晾晒等1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制作手法。”11月9日,富平县曹村镇马坡村柿农罗娟辉正在家门口一排排柿饼架下忙碌着,一串串金灿灿的柿饼经过挂晒、捏心后,逐渐披霜上色,呈现出独特的品形。罗娟辉说:“吃的是柿饼,品的是文化。祖辈流传下来的工艺就是无形财富,保证每一个柿饼都是珍品之作。”
富平是柿子优生区,种植柿树始于汉朝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当地百姓坚守传统手工“吊柿饼”,不断完善制作工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艺流程。
2001年,富平被授予“中国柿乡”称号。2008年,富平柿饼被列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2013年,富平柿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陕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名录。富平柿饼声名远播,得益于富平县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倾力提升产业文化内涵。
目前,富平柿子种植面积35万亩,年加工柿饼5万余吨,年产值32亿元,带动柿农稳定增收。
此外,地理标志也让“泾阳茯茶”技艺再放异彩。“泾阳茯茶”制作历史悠久,因富含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曾在其他地区尝试生产加工,“泾阳茯茶”也因此一度陷入低迷期,但泾阳民间制茶艺人一直未曾间断泾阳茯茶制作技艺。
2007年,泾阳茯茶制作技艺在泾阳大规模恢复。泾阳县围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积极复兴茯茶产业,加快推进茯茶标准化基地建设,拓展延伸茯茶衍生产品加工产业链。
产业效益凸显,意味着品牌价值必须提升跟进。2019年,成功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使“泾阳茯茶”的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泾阳茯茶标准化生产企业发展至58家,研发新产品40余种,年产值近15亿元。
在全省,以地标产品为载体,传统工艺大放异彩,助力“小产品”变身“大产业”的生动故事持续上演。比如“潼关酱笋”“榆林豆腐”“西乡牛肉干”……每一个都因创新传承而经典永流传。
振兴 民俗文化厚积薄发
在镇巴,腊肉不仅是一道传统美食,无腊肉不欢、无腊肉不节的民风更是深入人心。作为家家户户必备佳品、待客“标配”,“镇巴腊肉”见证着一个地方的时代变迁,也承载着一方百姓的美好记忆。
由于选料精细且优质、制作手法古老而独特,“镇巴腊肉”走出了餐桌范畴,逐步在产业强农富民领域崭露头角,产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10年,“镇巴腊肉”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自此,“镇巴腊肉”身价一路飙升,带动全县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大,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迈进了以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新时代。
2019年,镇巴腊肉产业化项目带动分散养殖户1000户以上,腊肉总产量达到1000吨,总产值近1亿元。作为秦巴传统饮食文化,“镇巴腊肉”搭乘乡村振兴“快车”,带动特色产业兴旺发展,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地理标志保护,让紫阳传统茶文化持续火热,“紫阳富硒茶”品牌价值已达62.22亿元。在“地标”的带动下,全县17个乡镇、12万人被牢牢嵌在茶产业链上。
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前,“淳化饸饹”作为一种传统地方小吃,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成功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和地理商标注册后,“淳化饸饹”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县域经济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挖掘 “内外兼修”多重发力
随着地理标志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陕西省地标产品数量逐年增多,覆盖地域不断扩大,保护成果日益丰硕,且多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涉农产品。
目前,全省所有区、市都拥有地理标志,区县地理标志覆盖率超过75%。每一个地标产品,都是在漫长的发展中,历经数次技术革新,不断强化自身品质,让地标“金字招牌”更响更亮。
发展带来变化,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据了解,当前陕西省地理标志工作还存在诸多短板,如体制机制不完善、运用发展不足,有的地区盲目追求数量增长,而忽视了对产品的保护和发展,“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畅”的问题层出不穷。
为破解难题,充分保护和运用好地标品牌,各地不仅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同时进一步深挖人文底蕴,加快传统工艺振兴,不断激发地标产品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地域特色产业形成链、连成片。
从品牌建设到文化提升,外塑其形、内炼其心,“内外兼修”双提升让一个个“地标”熠熠生辉,在陕西地标图腾上映照出一条文化兴、产业旺、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手记
以文化促产业 以产业兴文化
■黄敏
带着厚重的历史印记,地理标志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经济价值,更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每一个地标产品的原产地,除了产业兴旺、经济繁荣,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三原县西阳镇,方圆十公里之内聚集着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小磨香油加工企业和作坊,全省90%的香油从这里产出。曾经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小小调味品,如今已成了致富大产业,不仅让农村变得美丽富裕,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也因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得更强烈。
在全省,还有很多像这样经过岁月沉淀和文化口碑积累起来的地理标志产品,传承着古老工艺,在打造县域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过程中闪耀着持续的光芒。
文化兴,产业兴。保护地理标志、运用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实质上是在推广各地优秀的历史文化。比如“旬邑马栏红苹果”,只是苹果产自马栏,而马栏拥有深厚而灿烂的红色文化,将两者融合,形成文化引领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汇聚文化振兴力量的双赢局面。
因为坚守,传统工艺历久弥新;因为发展,民俗文化愈显魅力。近年来,陕西省地理标志工作有序推进,保护成果喜人,越来越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特优产品,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时代新活力,呈现发展新趋势。在地理标志的带动下,以文化促产业、以产业兴文化的发展理念必将深植三秦沃土,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提升文化自信、共享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富平县人民法院申报的 “党建引领促发展规范管理提质效”获国家级奖项
本报讯(通讯员张茜瑜)近日,在全国法院党建工作交流推进会上,富平县人民法院申报的“党建引领促发展规范管理提质效”,被最高人...
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