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协管员激活乡村“大舞台”

渭南日报 2018-09-21 01:03 大字

本报记者 史王萍

欢快的扇子舞起来,震天的锣鼓敲起来,高亢的秦腔吼起来……9月14日,走进富平县庄里镇三河村,在村文化协管员陈勤义的指挥下,群众欢快的扭着秧歌,跳着广场舞,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如沐春风。

近年来,富平县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农村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普惠、便利、公平。

“干好基层文化,关键在于每个村都要有热爱文化、懂文化、会管理的人,有了一支热衷于文化活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才能真正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莫代武说。

为了打造这样一支基层文化的“生力军”,富平县确定了建立文化协管员队伍,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基层文化工作框架,经过层层申报、筛选,建立起一支由282名热爱文化事业、文化能人、乡贤和具有文艺特长的群众组成的文化协管员队伍,同时为全县16个镇(办)选聘32名由“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文化馆、剧团等专业人才组成的文化督导员队伍,并统一颁发聘书,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过去我们是‘游兵散勇\’,现在终于找到组织了,县上、镇上这么支持,以后我们就可以大展身手。”陈勤义对此深有感触。他能说会道,自从当上文化协管员后,县里从新时代文化法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形势,文化协管员、督导员如何履行岗位职责进行培训,让他们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

“新作为,新理念,挽起袖子要大干。新农民,新农村,美丽乡村环境新……”陈勤义自己编写的快板《赞十九大36个“新”》成为人人传唱的经典节目。他除了编排节目,还组织村上的秧歌队、锣鼓队、舞蹈队,让人人都参与进来。

无独有偶。淡村镇中合村、到贤镇到贤村各类文化惠民演出如火如荼;城关街道新庄村、老庙镇笃祜村是美丽乡村的示范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宫里镇涧头村、薛镇赵老峪南村、曹村镇大贾村等能够积极与县剧团、文化馆对接,组织、协调“一元”剧场、“四进零距”、书画培训交流等文化惠民活动,群众热情高涨……

“以前演出时,因为缺少有效的组织,有时候很尴尬,观众还没有演出的人员多,现在好了,每个镇(村)都有我们的‘联络员\’,积极协调场地、组织群众,演出过程中还鼓励‘戏迷\’互动,和之前相比,观众增加了几十倍,乡亲们看得高兴,我们也唱得带劲。”谈到下乡演出,阿宫腔剧团的同志感触最深。

据统计,基层文化协管员依托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共开展常态性文化活动400余场次。

“以前,村民最大的娱乐就是打打牌、谝谝闲传,现在有人带领,可以去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也得到很大改善。”富平县城关街道石川河社区党支部书记赵高文这样说。

今年4月,各镇(办)组织了以“频阳大地春光好,百花丛中舞翩跹”为主题的广场舞海选,活动发起以来,全县共有186支队伍,2600余人参赛。在这些活动的组织中,新建立起的文化督导员和协管员队伍初显身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这一场场活动,真是基层文化的大展现、大亮剑。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文化盛宴、一次文化大餐。”老百姓纷纷感慨道。

新闻推荐

富平驻村规划师助力建设美丽乡村“新天地”

阳光讯(记者杨月锋实习记者崔宁文/图)“我们在规划建设的时候,会因地制宜,将以前堆满垃圾的空地,经过设计,变成篮球场、小型游...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