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得失,忧乐自知

渭南日报 2021-02-10 01:24 大字

大荔县双泉初中教师 尚国强

关于得失,最经典而又最具高度的,莫过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宣扬了一种不以个人荣辱得失为怀,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我们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一境界,我们所固有的患得患失,使得我们得则喜,失则忧。于是便有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说法。此处的小人,是相对君子而言,指缺乏君子胸怀与风范的小人物,俗所谓庸众。

世上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之人吗?我想,应该是有的,只不过比较少,所以才成了一种令人仰望的人生修养与思想境界。正是在对这种修为、境界的追求之中,人们反躬自问,日省吾身,个人的才能、品性才得以不断提升,才逐渐走出庸众之列,跻身志士仁人,圣贤名士之列,成为后世敬仰学习的楷模。

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冠以“诗仙”称号,然而即便是如此非同寻常之人,也未能做到超凡脱俗,他得意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忧愁则“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苦闷则“抽刀断水,举杯消愁,散发弄扁舟”;喜悦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愤懑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情真意切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醉心山水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豪情万丈则“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更不用说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这么说,庸庸大众的喜怒哀乐,忧思惊恐,李白一样不缺,然而,正是在这些悲欢离合的人生阅历磨砺下,喜则歌,悲则鸣,才有了这千古诗篇,李白也才称之为李白。因此,我们不必羞愧于自己是一个性情中人,重要的是,要能正确对待每一种境遇,得势不得意忘形,失势不消沉颓废,得意不沾沾自喜,失意不黯然神伤,无论得失,不沉湎不沉沦。须知,得与失不是彼此对立,而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的,唯有得失随缘,得之坦然,失之坦然,便是做到了宠辱不惊,至此,已靠近仁人之境界。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得势则例行改革,力展治国之才,失势则寄情山水,著文宣泄胸中不平,这才有了名篇永州八记和独具特色的柳宗元寓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孟圣人心中圣贤的标准,更是柳宗元一生的写照。困窘潦倒时不放弃个人修养,不忘苍生,显达时心怀天下,以百姓安康为己任,从屈原、杜甫、陆游,到范仲淹、岳飞、辛弃疾,再到张养浩、于谦、顾炎武,中国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圣贤之士。得失忧乐乃人之常态,不斤斤计较于个人名利得失,最重要的是不能沉湎忧乐而丧失自我。

或许,我们这辈子都达不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君子层面,达不到“宠辱不惊”的思想境界,但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那样,我们就已经在小我和大我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穷则独善其身,提升自我修养,实现小我的人生价值;达则兼济天下,造福苍生,实现大我的人生价值。在庸庸小我和磊磊大我的和谐共处中完成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止于至善,是做人不懈的追求,不失平常心,永葆阳光态,路自在脚下拓展,延伸。

关于得失,古人早有塞翁失马的睿智,更有楚人遗弓的豁达,清朝重臣张廷玉也说,“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看淡得失,忧乐自知,生活自然会向我们展露最美好的一面。最后,以海明威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吧: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新闻推荐

走访慰问送祝福 真情关怀暖人心王瑞峰深入临渭区大荔县看望慰问

本报讯(记者白冰涛)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2月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王瑞峰深入临渭区、大荔县看望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市级拔尖人...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