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大喇叭、手持小喇叭、流动广播车 打通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渭南日报 2020-01-30 03:04 大字

本报记者刘雪妮见习记者任晓彤

“请主动在家隔离14天,期间不要走亲访友,不与乡亲们接触……”

“若出现发病、咳嗽症状,请第一时间拨打县救治电话,不要私自外出就诊……”

“请其他在乡家庭不要外出走亲访友、家庭聚餐……”这两天,合阳县路井镇新民社区大喇叭再次响起,铿锵有力的乡音不断从大喇叭中传出,向辖区群众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受到群众点赞。

连日来,渭南市各地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和移动小喇叭的作用,把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等内容不间断地送进社区,送到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打通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后一公里。

“听广播还是有收获,既能学到知识也提高了警惕,亲戚朋友也对不走亲访友有了共识,感受到了政府对咱的关心。”王贵兴说。

“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返乡群众,请您及时联系所在镇(街道)、村(社区)、单位或入住的酒店、宾馆等,主动登记您的联系方式、身体状况和旅居信息……”大荔县许庄镇叶家村的应急大喇叭正在宣传参与联防联控的相关措施。大荔县充分发挥镇村应急广播这个宣传“阵地”,及时将预防知识和权威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引导广大群众科学防控,有力促进全县疫情防控。据统计,全县17个镇(街道)辖区中,237个村的应急广播完好并能正常工作,一下子让大荔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这些大喇叭年前才安上,这一下发挥了大作用。村上现在通过大喇叭的反复播放,基本让村民都知道了防疫防控基本知识。”华阴市太华办西关村第一书记袁增泉说,“干部群众只要按照广播来,听指挥,我们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广播开播非常必要。我们就是在反复地听广播中重视起来了,都开始照着广播的内容做。”西关村群众陈红明说,“今年过年,村里走亲戚的人几乎就没有。”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富平县齐村镇安乐村借助乡村流动广播,向群众科普新型冠状病毒日常预防信息,减少群众因不知道具体情况而产生的恐慌感。“走到哪都能听到这些信息。”村民王平如是说。

“勤洗手、少出门、不信谣、不传谣……”1月29日,临渭区站南办西电社区的小喇叭再次响起。社区小喇叭宣传员田甜,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正在向辖区群众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

1月26日以来,临渭区启动临渭小喇叭,紧急录制了“临渭小喇叭”新型肺炎宣传专刊,主要内容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范的注意事项》《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并于当天下传至扶志扶智宣传工作群和临渭区文明办工作交流群,要求各街镇、村(社区)小喇叭宣传员进行不间断宣传并做好自身防护。

“社区的小喇叭每天在我们家楼下宣传,告诉我们怎么防控病毒。”70岁的社区居民张世光说,听了小喇叭宣传的《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今年给亲朋好友发个微信、连个视频,也是表达新春祝福的方式。

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渭南市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整合调动区域内的资源,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系统传播面广的优势,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据了解,近日渭南市2000多个行政村的大喇叭都响起来了,加上流动广播,实现了声音村级全覆盖,通过打通了全市广播宣传通道,让疫情发展情况和防控知识传遍了村村落落,传到了家家户户,成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道有力防线。

新闻推荐

沙窝窝里的致富经

本报记者夏莲前几天的那场雪,让大荔县官池镇苏胡村的白刚现虚惊了一场,也更加坚定了跟随村干部养鹅的决心。那天,白刚现家的...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