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育人模式的城郊智慧(上)

渭南日报 2019-11-27 02:36 大字

本报记者 毕云丹

一所学校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而树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学校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在树人这条道路上,大荔县城郊中学选择了一条较为艰辛的路,但是对学生终生发展和教师未来成长来说是稳实坚固的路。

2017年课改伊始,城郊中学提出了“五步探疑”教学模式,到今年开设智慧课堂,在探索高中育人模式的路上,他们一直在创新、在努力。

城郊中学掀起的这场课堂革命,不仅从授课模式上做出了根本的改变,同时也注重在德育上做足文章,在教师队伍成长上同样不遗余力,在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路上不断探索,使得学生在应对未来中变得更加友善、自信、自强。

新课堂新在哪

由“五步探疑”到初探智慧课堂

既然是课堂革命,那么主要革什么的命?城郊中学给出的答案是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命。

改革教学方式,一改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核心,以小组学习为主,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改革教学内容,以中学生核心素养落地课堂为根本,用新课程标准全面引领课堂教学。这是城郊中学课堂变革的核心特征。

2017年课改伊始,城郊中学就提出了“五步探疑”教学模式,其流程是:学案导学—小组研讨—展示交流—质疑探究—当堂检测。2019年,城郊中学又将“五步探疑”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融合,建构了全新的智慧课堂。

11月20日一大早,全校化学组的老师齐聚在高一4班的教室内,他们正在听王倩老师的化学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今天,城郊中学对智慧课堂进行验收,老师称这样的验收课为技能过关课。

王倩提前一晚已经为学生准备好了气球、滴管等实验所需的各项器具,她希望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这两者的性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堂一开始,她先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接着组织学生开始实验。实验中,一组因为气球没有绑扎结实,造成实验失败,其余组实验均较为成功。其中有一组可谓相当成功,王倩用手机录下了整个过程,由于平板电脑不能上传视频,她将部分照片拍下来,上传至平板电脑上供每个学生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进一步观察。

实验结束后,课堂进入展示环节,有几组的小组长在展示中完美的总结了本组实验中表现出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不同。王倩并对其中展示进行相应补充。

接着,根据导学案要求,学生拿起手中的平板电脑,扫描各自手中导学案上二维码进入习题巩固阶段。黑板上的大屏幕显示,5道习题在2分钟过后全班完成。不仅如此,大屏显示第4道题的正确率仅有40%,其余均在80%以上。王倩对第四题做了详细解析。

“智慧课堂的好处之一,在于大数据可以在短时间内统计出正确率,老师根据大数据统计反馈情况,针对性的对疑难点进行重点讲评。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教师可以用节省的时间进一步拓展知识。”副校长闫建斌告诉记者。有互联网的地方,学生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推送到学习群或老师,即时得到同伴互助或教师指点;也可在网上获取其他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

今年9月开学,城郊中学争取家长同意,引入智慧课堂,在高一年级设置4个班,每个学生配置了平板电脑,进行智慧课堂试水,尝试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紧密结合。

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在学生身上。当这些理念变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如何让课堂研究、课堂效果再细化、再精致、再深入……城郊中学蹚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新机制。

全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9个验评小组,每组以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每组不少于5人,要求每个教师每周巡课5节,每个教室不少于3次。验评组通过验、评、议对本组上课存在的普遍问题拟定定向的评分标准并每周修订,依据评分标准给上课教师赋分,并将每天赋分情况进行公示。

据副校长杨伟民介绍,每周一、周三晚上,各验评组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反思,通常选3名优秀教师介绍经验,并介绍具体方法;要求3名存在问题的教师说出困惑并提出改进方法,最后两名教师和一名领导点评,每人发言不超过4分钟。

每周二、周四晚上,一名教师上示范课或公开课,由一名教师解读。示范课说明自己着力做了什么,并用课堂现象进行说明。公开课说明自己对什么地方做了改进,并用课堂现象进行说明,最后由两名教师和一名领导点评,每人发言同样不超过4分钟。

活动结束,不仅奖励优秀个人,而且奖励优秀教研组。

在校长孙铁龙看来,“这种机制让每个教师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既是实践者、反思者又是研究者、创新者。把备课、上课、反思、教研、成果推广通过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自查问题、实践反思、集体研发创新的自动循环系统”。

新课堂如何关注学困生

由“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小组是新课堂的载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是小组的共同目标。小组同学讨论问题时出现不同观点,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最后整理思路形成小组成果展示。这一学习过程中,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小组同学间的合作能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带动了学困生的学习。

谈到新课堂,张蕊颇有感想。她说,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真正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能防止部分学生被边缘化、被钝化。

她的具体方法是从课代表和学科组长入手,树立“达人”效应。也可从小组入手,树立优秀小组,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与传统课堂相比,新课堂,老师有时间和空间关注学困生。

传统课堂中,老师“一言堂”,无暇顾忌学生的差异。新课堂“先学后教”,学生自学时有问题,课前问老师或者问同学。老师批阅导学案时对有些同学表现出来的个别问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群体性的问题准备开展集体讲解。课堂上小组讨论探究时,老师被解放出来,此时可走进学生,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讲解,帮助学困生,促进学困生学习。

另外,重视小组评价。结合各个方面评选优秀小组,大大提高了小组间的凝聚力和竞争意识,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不能拖小组后腿,引导组内其他同学主动关注学困生,从而提高小组整体水平。

在展示环节,根据学生的学情或者特长(有的喜欢计算、有的喜欢做实验、有的喜欢总结),灵活调整展示者。把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把自己阳光自信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把学习的喜悦分享给大家……一个个小老师,展示达人就这样慢慢地诞生了。

姚军利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关注个体差异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平日里她把自己总结的这份经验已经分享给了其他同事。

她说,教师课前根据每组统计的结果,进行结对子和分配讨论任务。中等生B和学困生c结成“异质对子”,他们的任务要基础,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任务是有关试题知识点辨析、解题思路分析及解题过程书写的问题,要求C完成知识点的辨析,B完成解题思路的互助,B、C共同完成解题过程书写。对于学优生A,结成“同质对子”,他们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拔高性。每个小组内都要有“异质对子”和“同质对子”,既体现组内的互助,又让每个层次学生有参与和提高。老师在课前把结对子的名单和每对的具体任务分配给学生,以节省课堂时间。

历史老师韩亚红谈到新课改的好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她说,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合作学习方式。她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的观点,从侧面道出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新课堂模式的进行,他们把学生小组合作“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机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更加阳光、自信,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新课堂怎么重视德育

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体验中产生同频共振

如果说新课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能否飞得多高,那么德育更多是关注学生能够飞的多远。把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探索形成该校的德育校本教材《走向卓越》,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产生同频共振。

班会课在城郊中学绝不是自习课或者无聊课的代名词,而是一堂实实在在的德育课。11月19日14时刚过,高二15班的学生手持该校的德育校本教材《走向卓越》在教室等候老师到来,这一节,他们主要研习求学做人,诚信第一。通过小组讨论,他们明确什么是诚信,学生生活中如何做到诚信。

接下来的环节中,老师通过播放一段新闻视频《失信的代价》,它主要讲述失信人员被列入黑名单和对自身生活的影响。

随后,老师组织王天舒等几名学生即兴表演了一段“卖拐”的小品。经典熟悉的台词,出神入化的演绎,简洁明了的故事,再次展示了学生们的另一幅面孔,周围同学不断发出的掌声再次肯定了他们的效果。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对“诚信”二字的认识和学习。表演结束后,到了评价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展示他们对于诚信的认识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人说,诚信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也有人说,做人要诚信,要注重诚信发展的“蝴蝶效应”。将诚信当作一种自觉的养成,当作一种时不我待的精神发展,这种内在,这种自觉,能够对社会产生一种轰轰烈烈的催化、带动和无形的推动和震颤。

在老师的总结下,他们将这一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感悟书写在成长手册上(学校研发的学生成长手册人手一本)。

一首诚信歌结束该堂课。像这样扎实有力的德育课每个年级每个班级一周一次。形式多样,内容充实。使班会课不再是骨感的形式课,而是一堂内容丰满、触动心灵的铸魂课。班会成果简单看,仅变为铅字落在成长手册上成为一次记忆,但终究会成为生命体成长路上一颗颗坚定的灵魂基石。

学生成长手册的主要栏目有成长宣言、我的收获、我的反思、明天目标、导师寄语等。学生每天都要填写,导师每周都要批阅。这里的导师不仅仅指班主任,城郊中学的每位教师都是学生的成长导师。每位导师一般负责八九个学生,每周至少批阅两次学生成长手册,每两周至少与所负责学生谈心一次。全员育人导师制在这里不只是概念和制度,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据城郊中学德育主管领导冷小勇介绍,在城郊中学,高中教育学校往往会把过多的精力和目光放在成绩身上,学校德育工作零散,没有一个系统化的课程,人员配备也很单一,多数工作依靠班主任或者有两个主要干事,其次是德育的途径比较单一,形式注重口头说教,内容简单教条,不尽人意,而现在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强调立德树人,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针对以上的情况,学校如何发挥主阵地的作用?

城郊中学整体建构了“一五七八”德育模式。“一”是指一首主题“卓越歌”。“五”是指五个教育重点:主题班会、成长宣言、成长手册、导师帮扶、活动体验。“七”是指七个教育环节:读、思、议、写、谈、行、赞。“八”是指八个显著特色:教育主题化、育人全员化、班会课程化、诵读仪式化、反思书面化、活动体验化、行为规范化、形式多样化。

记者观看了学生德育活动,“人生八宝箱”,这是“敬畏生命,学会独立”德育活动体验课。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的一个体验式活动。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找出人生中最重要的8样东西,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德育在城郊中学真的脱离了说教与训导,活生生的课堂让每个学生感受着成长的快乐。

“没有难忘的生命体验,就没有烙印于灵魂深处的教育。”冷小勇说。

新闻推荐

大荔就业示范基地成就青年创业梦

青春驿站一角。本报讯(李世居于红)11月19日,大荔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谢文秀为青年创业示范基地授牌,至此,展示青年才华的...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