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见闻 刘铜利:“不安分”的新农人

陕西日报 2018-07-05 06:11 大字

   本报记者 乔佳妮

  都说做农业要有情怀,这话放在刘铜利身上,一点也不假。

  明明可以在国企机关工作,但他却转身推广起“大荔模式”;

  明明可以依靠农资销售、农技服务做个省心的生意人,却要流转土地1500亩做起新农人。

  从一个农业的门外汉到如今铜川市王益区的农业带头人,刘铜利自不惑之年开始接触农业,经过整整10年,在农业这块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6月22日,看着辛苦付出了3年多的园区终于要迎来收获,刘铜利的心里抑制不住地激动。

  从2016年流转了位于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梁家塬村的土地开始,到2017年在这片园区栽下1000亩苹果苗、200亩葡萄苗、200亩桃树苗,刘铜利自建这片园区起,就认准了要做一名新农人。

  既然要做新农人,做农业就要有点不一样。在铜川市果业局果树试验站站长袁锋印的指导下,刘铜利将原本种植小麦等传统作物的1500亩土地流转后,先是按照每亩地4吨有机肥的施肥标准,改良土壤、提升肥力;随后按照不低于50厘米的标准实施深翻,让土壤呼吸、保水保墒。

  等到栽植时,刘铜利选的是双矮苗子的苹果、来自日本的桃子;栽植技术上,除了宽行密植便于机械化操作外,整个园区还实行了株间覆盖、行间种草,进一步以草蓄水,减少蒸发……通过一系列改良举措,刘铜利的果园苗木由去年栽植时的1米多长到了2米多,平均每棵果树有20多枝结果枝。“今年我们只留了一点花让结果,其余的都掐了,为的就是让果树‘养精蓄锐\’,以便日后发力。”看着果树间偶尔冒出的拳头般大小的苹果、桃等,刘铜利仿佛看到自己的孩子终于有了出息,颇感欣慰。

  这两天,他正准备给整个园区上滴灌设施,让这片位于渭北旱塬的果园不再因水而愁。

  有了果园,刘铜利并没有停下来,他还在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工业园区内建起了果库和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在基地内,一个占地3亩多,可容纳4000吨苹果的地下冷库吸引了不少省市农业专家前来参观,节地、节能、规格高,是大家对这个果库的普遍评价。“周边不少地方都有百姓种果树,但整个铜川市的果库并不多,将来这个果库建成后,周边的百姓也有了存放果子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依时依势销售,避免果子贱卖。”刘铜利说。

  “做农业,就要带着大伙儿一起富”,是刘铜利给自己提出的要求。2009年,从企业转入农业的刘铜利,参照大荔县荔民农资农技模式成立了铜川市益民农资有限连锁公司,实施农资销售,并对农户进行免费的农技服务,让农民能享受到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开创了铜川市王益区农技服务的新局面。

  如今,铜川市益民农资有限连锁公司改制为益民利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团队已经发展到20多人,常驻专家7名,培训农民1万人次,其中包括500名职业农民,而这项业务还在不断扩大。“如今,我们公司的另一重身份就是铜川市王益区益民农业技术培训学校,负责全区的职业农民培训。10月将正式对外开放的基地就建有专用的培训室,今后职业农民或普通农民技术培训,终于有了固定场所。”益民利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曹蕾说。

  从农资服务最初多半以大田作物为主到如今大田、果、菜等全覆盖,从农技服务“就病论病”到如今根据作物特点提前配好全年“药方”,实施全程服务,刘铜利也从一名商人转变为农业带头人。

  眼下,益民利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园区带动了12户贫困户在园区打工,参与入股分红贫困户37户。在他的带动下,园区周边有人流转100多亩土地种植花椒,有人流转100多亩土地种植中药材,不少农民也跟着他,学起新技术,种上新品种。

  “等明年园区整个稳定了,我打算实施免费承包制,让农民自愿认领,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管护,将来收获时统一回购,按照一定比例利润分成。”想起未来的宏伟蓝图,刘铜利信心满满。他谋划着,将来和村上可以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将农民的土地流转费、劳务付出等作为入股本金,实现园区与村民和村庄的三者共赢。

新闻推荐

陕西明确2018年新型城镇化工作要点

  ●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推进大西安建设 ●构建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