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渭南市今年将为妇女儿童办好十件实事

渭南日报 2017-05-18 04:10 大字
  本报讯(记者刘娜)为推动渭南市妇女儿童事业不断迈向新台阶,昨日,记者从市妇联了解到,市妇联今年将为妇女儿童办十件实事为抓手,在教育、妇幼卫生、关爱困境儿童、法律维权等薄弱环节和重点工作谋求突破,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在孕产妇系统保健方面,继市妇幼保健院、华州、大荔设立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基础上,再增加临渭、澄城、富平3个县。在5个县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项目试点;在残疾妇女儿童康复方面,为12名0岁至18岁残疾儿童少年植入人工耳蜗,为35名0岁至6岁脑瘫智残、孤独症儿童实行康复训练,对35名残疾儿童进行语言听力康复训练,对30名不易出户的重度残疾妇女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示范项目;在金秋助学方面,资助贫困女大学生300多名,每人3000元,共计100万元。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救助力度;在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维权方面,以《反家庭暴力法》为宣传重点,全面开展妇女儿童法治宣传教育;在少年审判及审判延伸工作方面,在全市中小学校再设立“法制教育基地”。选拔优秀女法官担任“法治辅导员”,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对未成年罪犯进行心理辅导,帮忙刑满释放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在深化家庭教育方面,全力构建渭南家庭教育体系,构建家校合育工作机制。在临渭、合阳、富平实行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建设试点。依托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各县(市、区)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生育保险降低费率方面,预计全市16万名参保女职工年度少收生育保险费用1200万元;在妇女儿童民生方面,创建和巩固“妇女儿童之家”10个,扶持3到5个妇女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家政服务公司、市级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基地、电子商务建设项目。救助贫困留守儿童50人,救助贫困“两癌”妇女患者40人。资助贫困女大学生15人等,共计85万元。建立1所标准化妇女儿童维权中心;另外,在全市90%以上的社区建立家长学校,举办“社区家教指导员”培训班,指导社区“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工作;开展拐卖儿童积案攻坚会战,继续开展来历不明人员摸排行动,做好DNA采集工作,掌握一批拐卖案件线索。

新闻推荐

大荔被命名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本报大荔讯(通讯员王向维记者单江鹏)日前,大荔县被省政府命名“陕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据了解,该县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街镇设立食品安全办公室,确定了2518...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