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5”新技术成为陕西玉米增产“金钥匙”

陕西科技报 2021-10-26 09:14 大字

本报讯 10月22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经过长期试验总结出的“5335”玉米节本增效生产技术新模式,能够实现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为全省推行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化技术、玉米亩产稳步增长找到了“金钥匙”。

据悉,“5335”技术是指每亩种植玉米密度5000株左右,播种时分3层不同位置施缓释肥,并进行30厘米深松,用复式播种机械实现深松、施肥、播种、旋耕、镇压5连作,节省劳作成本,有效增加产量。

“5335”技术是自2019年全省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开展以来,由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澄城县等相关县农技中心,经过长期试验研究探索出的一套方案。这套方案致力于实现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化,它以可量化的方式,增强了操作性,是陕西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举措。

日前,在澄城县“5335”玉米试验示范基地,该县城关街道雷庄村村民白吉庆的105亩玉米喜获丰收“。用‘5335’技术种植的玉米每亩产量超过1000公斤,而普通技术每亩产量在750公斤左右,一亩地能多收入400多元。”白吉庆说,“‘5335’技术能够让增产更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玉米首席专家薛吉全说:“‘5335’技术的核心是密植,前提是改良土壤和换种。通过涵养土壤,推广优良品种,采取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等,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和水平。在未来几年,\‘5335’技术将是陕西玉米生产的主要抓手,也是提高陕西省玉米产量的\‘金钥匙’。”

(仵永杰)

新闻推荐

澄城县医院全面推进“六院联创”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李乐乐)10月11日,澄城县医院召开“六院联创”暨医政重点工作推进会。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对“平安医院...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