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的连云栈道之旅
梁中效沟通西北与西南的千里连云栈道,是宋代之后南北交通的官驿大道,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马可·波罗是第一位踏上连云栈道并将汉中的见闻记录下来的西方大旅行家。
蒙古大汗蒙哥汗死于蜀道南端的钓鱼城下,忽必烈龙兴于蜀道北端的京兆府城,也可能是马可·波罗连云栈道之旅的主要动机。《马可·波罗游记》对连云栈道枢纽地汉中的记载虽然简略,但他给西方世界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连云栈道及汉中盆地的迷人画卷,对欧洲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产生了直接影响,值得珍视。
由于汉中是蜀道线上两大都市长安与成都之间的经济文化重镇,所以在元朝统一之后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经济快速恢复,是陕西省的副中心,行政地位前所未有。忽必烈治理关中时,就曾下令长安的蒙古军事贵族移驻兴元府,以减轻长安的给养压力,同时加快了兴元府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兴元府成为我国具有行政区划意义的第一个行省的诞生地之一。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即位,八月即设立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于京兆府(即长安,今西安市),但也曾以兴元府为省会。汉中大约有11年时间是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的省会。元初许多大儒名臣在汉中任地方官。元代著名理学家姚燧,在1280年任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平反过冤假错案。著名农学家畅师文,是元代农书《农桑辑要》的作者之一,于1287年任汉中道巡行观农副使,“置义仓,教民种艺法”,在汉中推广农业技术。省城兴元府建筑高大华美,“官舍居第,皆高榱巨栋,重螶牡瓦,宏壮奇丽。”为了加强京兆府、兴元府、成都府三千里蜀道的联系,忽必烈于1267年下令“修治四川山路、桥梁、栈道。”大将李进还开凿米仓道,“伐木开道七百余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著名的旅行家、探险家马可·波罗开始了他的蜀道之旅。
大约在1277年,马可·波罗从大都(今北京)前往西南。马可·波罗从山西河津渡黄河进入陕西,三天后到澄城,由澄城到京兆府城行程约八天。见到了“王国内宏伟著名的京兆府城”。从京兆府向西,“一路上有许多美丽的城镇和城堡”。三天后到达虢县(今宝鸡县)境内,开始进入“山颠和峡谷地带”,即秦岭山区。马可·波罗对大秦岭印象美好,认为这里景色迷人。“这地带并不缺少人烟,人们信奉佛教,从事农业。由于森林密布,所以这里的人也以打猎为生。林中有许多野兽,如虎、熊、山猫、黄鹿、羚羊、赤鹿以及其他各种动物,可以获得很好的收入。穿越这个地带要走二十天的路程,道路蜿蜒盘旋在群山、峡谷和密林之中。但是,也有许多城镇,能够为旅客提供便利的膳宿之所。”在秦岭山中穿行二十天后,进入汉中盆地。州境全处平原之中,村镇密布,人口稠密,居民依靠商业和手工业为生,《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此地出产生姜甚多,输往契丹(即中国北方,马可·波罗称中国为“契丹”)全境,此州之人恃此而获大利。彼等收获麦、稻及其他诸谷,量多而价贱,缘土地肥沃,宜于一切种植也。”马可·波罗认为汉中是土地平旷盛产生姜、农业发达的鱼米之乡。《元史·食货志》记载:“姜课:兴元路(辖三州:凤州、洋州、金州;管四县:南郑、城固、褒城、西乡),一百六十二锭二十七两九钱。”在辽阔的元朝版图之内,以汉中盆地为核心的汉中、安康等地的“兴元路”是唯一缴纳生姜税的地方。证明马可·波罗的记载是可信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确曾有过连云栈道之旅。汉中盆地,“此平原广延二日程,风景甚丽,内有环墙之城村甚众。行此二日毕,则见不少高山深谷丰林。”骑行山中二十多天后,到达成都平原。
一位日本学者三浦友清认为:“马可·波罗不仅是一个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而且也可以说是一座历史上连接中世纪和近代的宏伟的桥梁。”《马可·波罗游记》启迪了著名的旅行家哥伦布,因钦慕东方的文明与富裕,产生了冒险东行的决定,完成了环球航行;也启迪了李希霍芬来中国考察,成为“丝绸之路”的命名人。
新闻推荐
7月16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开展“金融‘稳保’直达行...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