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开辟脱贫致富新路径
本报记者姜晓
一大早,康雷杰的微信群里就不断传来短信提示音,准是有人又来预订新鲜上市的李子、桃子了。康雷杰熟练地点开一个个转账红包,随后将买家的收货信息一一列在电脑清单上。
康雷杰是澄城县韦庄镇北伏龙村人,1980年出生,毕业后,种过地、打过工。原本想在外大有一番作为的他,2015年家中突遭变故,康雷杰不得不回到老家照顾年迈的老人,同时也得另谋生计。几经思索,当年,他就种了7亩地的果树。
“我们村的人世代务农,但都是靠天吃饭,有时候眼瞅着快要成熟上市的水果,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变成钱,我看着都替乡亲们着急。”毕竟在外闯荡过,康雷杰的思想也相对活跃一些。
如何才能把乡亲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产品换成钱?他想到了网上销售的办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将成熟的果子在微信朋友圈中销售。由于价格合适、口感更好,买过康雷杰水果的人都纷纷回头再找他续单。2017年前后,第一次“吃螃蟹”的康雷杰通过微信朋友圈售出了几百斤的水果。
足不出户、动动手指、一点一发,红包转眼到账,尝到甜头的康雷杰看到了电商的大好前途。同时,他也在总结电商与传统销售模式的区别。他认为,水果的口感、质量是吸引顾客续单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他决心要种植好水果。另外,由于网络平台的局限性,产品的包装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水果的“乔装打扮”也是网络营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康雷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他的顾客群在不断扩大,销售模式也在不断成熟,知名度更是与日俱增。康雷杰承包了村里闲余土地,分别种植了核桃、葡萄、李子、桃、冬枣、甜瓜等水果。直到2020年,他已经将果园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90多亩。为了保证水果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顾客手中,康雷杰雇了村上40多人帮忙摘果、装箱。
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康雷杰不忘左邻右舍。康雷杰与乡亲们签订合同,他们负责把自家的水果种植好,康雷杰负责销售。
从之前的几天一单,到如今一天几十单、上百单、上千单,最多的一天发单1200余件,卖出水果5000斤。仅2019年,康雷杰的微信流水账单就40余万元。2020年4月销售额10万元,5月销售额12万元……
康雷杰带领乡亲们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还计划开拓家庭农场、开发更多的农产品、带领更多的乡亲们通过网络销售过上小康的日子。
新闻推荐
刘雨晓蒲城杆火历史久远,现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唐朝元宵节为皇家宫廷燃放“庭燎”(就是用竹竿制作成的火炬,用火点燃竹竿,竹节...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