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洛河畔

渭南日报 2019-12-12 23:33 大字

常文选

洛河发源于榆林定边,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陕北吴起、甘泉、宜君等地,于白水入渭南境,再穿过澄城、蒲城、大荔,至潼关三河口入渭,最终汇入黄河。千百年来,洛河水长流不息,用她那甘露般的乳汁,滋润哺育着两岸人民。

我的家乡,就坐落在洛河西岸。我们村叫白起寺村,据说是因为修建了一座纪念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将军的寺庙而得名,但我从小到大一直没有见过老辈人口中所说的那个寺庙。后来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有文字记载:“白起寺,在东陈庄乡白起寺村。寺已毁。”虽然过于简略,但由此可见,有传说是有一定来历的。

洛河水滋养了我们那里的一方百姓,我们村紧靠洛河,因此受益最多。生产队时期,强调粮食生产为纲,社员吃菜困难。而我们生产队,就没有这样的烦恼。我们队在洛河岸边有几十亩水浇地,队里把这些水浇地全部用来种植蔬菜,给社员分菜。为了确保蔬菜有个好的收成,队上安排两个年龄稍大有经验的社员常年管护。洛河水近在咫尺,引流十分方便。有了河水浇灌,这几十亩菜地旱涝保收。农闲时节,生产队还组织青壮劳力到菜园翻地除草,修渠护坝,搞些基本建设。我小时候学校放假,也到队里菜园子里帮过忙。

洛河还是我们家乡人民的致富河。我们村的东南方向,有一条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气的苇子沟。苇子是我们那里人对芦苇的称呼,它是盖房编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苇子沟地势低,沟的东口紧挨洛河,河水自然向沟内渗透淤积,洛河水成了苇子天然的滋养源头,村里人老几辈就是靠苇子增加收入的。每到苇子收获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其阵势不亚于抢收庄稼。苇子收割回来,生产队还要组织劳力对其做进一步分拣,粗细分开。粗的用来编制芦席,细的制作成盖土坯房砖瓦房用的苇箔(即苇帘)。隆冬时节,别的地方已经进入冬闲模式,而我们村的人反倒更忙了。村道里一街两行摆起了长长的打苇箔的架子,一群老汉或排成排,或面对面,一边打苇箔一边聊天,成为一道独特的关中民俗景观。我们村的席匠比较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会编席。每年麦收忙罢,乡亲们便破篾碾篾编制芦席。周围村子甚至外县凡有给娃结婚收拾房子的,都跑到我们村买芦席和苇箔,村子红火,群众手里也有了零花钱。后来,生产队还组织席匠统一给供销社编制芦席,增加了集体和个人收入。尽管现在用芦席和苇箔的人很少,但那时这些东西确确实实使乡亲们受了益。

洛河水更是家乡人民的救命水。我家乡地处渭北台塬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缺水是祖祖辈辈颇为头疼的一件事。但因了临洛河,这个难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上就提出了“蓄住天上水,挖掘地下水,引来河里水”的治水方针,多方筹措资金于洛河沿岸修建了七八座抽水站,洛河水被引上来浇灌农田,从而渭北旱塬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洛河带给家乡人民的好处,说不完道不尽,当然,党的改革开放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政策是第一位的。每次回老家,我都高兴地看到家乡的变化。商品经济、多种经营遍地开花,果林成排成行舒展身姿,麦地幼苗吐绿生机勃勃,村道人来车往欢声笑语,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近年来“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和通信网络的建成,极大方便了家乡群众。村里有不少人做起了电商,不见客商车辆,农产品却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我热爱我的祖国,也热爱洛河岸边那块生我养我的热土,深深地祝福我的家乡在这个奋进的新时代变得更加富裕美好!

新闻推荐

劲风鼓荡扬征帆 渭南市烟草专卖局高站位筑牢卷烟市场“防护网”

渭南,作为陕西的“东大门”,联通着陕西、河南、山西黄河沿岸的经济发展圈。同时,这里也是非法卷烟向西北地区扩散的交通要道...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