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农业技术 要实用,更要让农民愿意接受

陕西农村报 2019-06-28 14:30 大字

?专家现场讲述桃树的病虫防治技术。

?澄城县农技中心组织干部在示范基地观摩学习。

?专家给农民现场培训。

本报记者 崔福红 文/图

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现更名为农业农村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数量超过2000万人。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初中毕业后,我做了七八年的水电工,然后养过猪、种过菜、跑过运输、做过生意,但始终没有稳定的事业,对人生没有一个良好的规划。2014年,我加入了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大军中的一员。不但用所学知识发展农业发家致富,还被渭南市政府授予脱贫致富标杆人物。”6月26日,说起自己的经历,澄城县安里镇刘卓村翟书民满脸喜色。

陕西省,像翟书民这样通过新技能培训获益的人很多。截至5月23日,陕西省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240人。他们有的通过培训成了职业农民,有的成了当地的“土专家”,在发展农业方面大显身手,不仅自己脱贫致富,同时还带动更多人一起增收。

目前,我国有2.3亿小农户,如何让农业新标准、新技术和2.3亿小农户的需求有效衔接、让农民尽快接受新技能培训,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服务110”解除后顾之忧

最近,淳化县铁王镇袁述平种植的圣女果和西红柿表面都有黑点,他拿着家里的“明白卡”向农业专家求助,专家通过诊断,找到了病因并拿出解决办法。这是陕西省新建的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的一个缩影。

陕西省2017年9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协调调度贫困户技术服务工作,24小时运转,公开接收村级和贫困户个人技术需求。

指挥中心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建。在该体系下,技术干部进村入户征询贫困户技术需求,制定村级技术服务计划。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中遇到各种技术难题,均可直接拨打卡片上的电话,各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在接到调配指令后,3日内会到指定地点完成技术服务任务,确保对贫困户的技术服务实现全覆盖。

省农村农业厅工作人员介绍:“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训有专门的项目在支撑,国家有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培训是免费的,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农业农村厅专家团队培训。在培训的时候,农民喜欢学习一些种植、养殖等技术,并且还请专家到田间地头现场示范。农民学习的形式也多样化了,微信群成了农民相互交流和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农业农村厅在农民培训方面也力求精准,有什么问题先报名,把农民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梳理后,再安排专家到田间地头解决这些问题。”

“而每推广一项新技术,如何让农民快速接受,这些农技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现在,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新经营观念都在不断地更新,虽然我们还有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尚处在传统的生产经营之中,但这些新的技术、设备以及新的经营理念也会不断得到普及。”工作人员补充说。

“培训”帮农民科学务农

对于当前的农民来说,要学到一门新技术,要了解一个新知识,要获得一种新观念,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不仅自学困难,在培训时还会表现出接受慢、效率低的问题。而集中学习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上学习的效率不高,学会的东西就会十分有限。所以,大多数人希望获得专家、教授、农技人员的手把手教和现场指导。实际上,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绝大多数人都有很强的学习欲望,都希望能够掌握一门新技术。

澄城县农广校校长周巧红说:“做好‘三农’工作,人才是关键,需要培育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澄城县为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专家讲授,现场教学、交流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培训,积极打造技术服务的套餐化和系统化,引导农民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技能。”

截至目前,澄城县农广校已组织600余名产业带头人赴杨凌、山西、山东等地交流观摩,学习苹果、樱桃、设施蔬菜等产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淳化县铁王镇北塬村村民刘彬占、袁志超等职业农民通过培训后,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发展大棚菜致富,并带领其他村民共同种植。目前该村有160座大棚,每到种菜、施肥、收获、销售的时候,专家们就会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

“我们组建了种植、养殖、设施、林果4支服务团队,逐户摸清产业发展现状,生产技术需求,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很受农民欢迎。”铁王镇镇长张国庆说。

华州区大明镇韩凹村的韵女士说:“从理论上掌握新技术的人很少,后来在生产中,通过实践,农户也逐渐掌握了许多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新技术贵在让农民认同

只有让更多农民掌握新技术、新标准,农民增收的渠道才能拓宽,农业才能成为真正有奔头的产业。因此,周巧红认为,提升农民技术培训效果,要精准对接农民需求,提供菜单式课程,把解决现实问题和培训结合起来,让农民学有所用,才能对新技术真正认同。

要让一门新技术在农村推广,不仅是技术好不好学的问题,还有实不实用的问题。所以,如果有一项新技术,或者一个新设备需要拿到农村去推广,就必须考虑农业生产经营者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接受。农技培训中心负责人说,从现在的实际来看,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让农民看到新技术或新设备带来的成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二是要让农民对新技术感兴趣,只要有兴趣,就会激发、促进农民去了解,就会有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三是要让大家学习的新技术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

专家观点

新技术与农民需求的结合度需提高

■崔福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现代农业新技术,农民接受难度大,障碍多。基层的技术推广指导,提供的技术和农民需求结合度很低。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38个县的农技推广进行调研,只有9个县的技能可以满足农民的要求,原因在于服务和需求不匹配。

现在的技术适合规模经营大户,对小农户来说不易接受。另外,农技推广人员趋于老龄化,专业和技术严重失衡,再加上基层经费紧张等因素,都制约着农技的发展和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陕西是果业大省,苹果和猕猴桃的产量都在中国排名第一,但可惜的是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所以我们需要新科学技术,需要新品种,少用化肥,多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等方法让农民增收,用新技术提高质量,提高价格。那么就要给农民传播新技术,就要给农民培训,让农民用新技术获得好的收成,提高质量,卖上好价钱。培训要选择对象,一些规模大的家庭农场对新技术感兴趣,而小农户对于新技术缺乏兴趣,所以新技术的培训就要从农业大户着手,由大户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一号文件 ■莫伸/著

有学者研究:如果将1952年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定为100的话,1978年仅为71.1,最高的计算也仅为92。换句话说,经过20多年的农业合作...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