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澄城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澄城:提升品位建设宜居生态新家园
本报记者冯战武通讯员张社仓陈少伟
近年来,澄城县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引领,坚持“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生态宜居”的思路,把补齐城市短板、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作为县城建设的主攻方向,以“改造和新建并举、提质与扩容并重”为重点,大力实施交通畅达、四门提升、园林绿化、管廊敷设等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推进道路、照明、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从面子到里子,从地上到地下,为城市把脉开方、抓药治病,一批道路、绿化、亮化、文化广场等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公共服务发展迅猛,市政配套日趋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优化,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短短几年间,澄城40万人民见证了古徵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将就”到“宜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从“平凡”到“靓丽”,一条条街道宽阔平坦;从无到有,一处处景观赏心悦目,到处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让人感受到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蓬勃气象。正因如此,澄城县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国家级卫生县城现场评估已经通过,一个生态宜居的幸福澄城业已形成。“万古长青、东晖西洛”贯通南来北往
澄城的县城,位于县域中部,有着贯通县域南北、畅达客运物流的交通枢纽作用,以前的城区自东向西有人们俗称的“一路到九路”,东西往来比较便利,而南北方向道路较少,给人们出行造成极大不便。近年来,在资金短缺、建设环境艰难的情况下,澄城县政府紧抓国家政策性机遇,积极争取到1.2亿元的世行贷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2亿元的建设性基金项目,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修建拓宽南北走向6条主干道,先后建成改造以“万古长青”命名的万泉街、古徵街、长宁街、青正街4条道路,东边晖福街正在加紧建设,西边洛润街已列入近期改造计划;新建续建惠民路、好猫路、幸福路等城市道路20条,新增城市道路18.6公里;大修改造城市道路12公里,拉通了万泉街至古徵街三路、八路等断头路,打通了古徵街北段、古徵街西五路、长宁街东六路等卡脖子路;新增排水70公里,初步实现雨污分流;投资800万元,硬化巷道26条,安装路灯1050盏,亮化巷道158条,城市道路焕然一新,市民生活切实改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加强
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城区市政公用设施现状,澄城县政府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生态宜居”的思路,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加快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启动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2.7亿元,建设集中供热管网38.84公里,利用群生电厂发电余热作为热源,采用低温循环水供热技术,向城区用户进行24小时恒温供暖。截至目前,铺设供热主支管网23.64公里,建设热分配站58座,供热首站及其设备设施已经全部安装完成,电厂供热改造全部到位,完全具备供暖条件,集中供热建成区覆盖面积121万平方米。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拆除燃煤锅炉,免收群众集中供热初装费,减轻群众负担,降低城市雾霾,优化人居环境。逐步打通了城区卡脖路、断头路,硬化、亮化背街小巷,合理增设公共停车场、专业市场、餐饮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新城市场,加紧建设荣兴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成投用育才路便民市场和便民服务点64个,平衡了供求关系,满足了市民所需,有效解决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问题。统筹规划城区排水供热、弱电入地、天然气长输管网等市政项目,新增地下排水管网70公里,敷设天然气中压管网24公里,安装用户6000余户,城市品质有了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生态城市加快建设幸福澄城大水大绿
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生活在绿荫环绕、树绿水清的宜居环境,是澄城现代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澄城坚持以公园、风景带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框架,以街头广场、庭院绿化为补充,大力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古徵大地园林化,加速推进引水入城项目,启动建设绿色城市环线,升级改造古徵公园,加快实施城东生态健身运动公园建设项目、城区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城西生态公园提升改造工程、万泉街街头绿化景观工程、晖福街北段绿化景观带工程、惠民路景观长廊、西河风景区等城市绿化工程,新增公园广场390亩、绿地面积1554亩,目前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6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6平方米,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和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先进县。大力实施“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工程,购置各类环卫车辆30余辆,城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改造、新建“三功合一”环卫公厕31座,建成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粪便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场,内设50立方米贮粪池一个,16立方米堆粪池3个,晾晒场一个,日处理能力30吨,从根本上解决了粪便污染和化粪池安全问题,被评为国家二级垃圾填埋场。棚改工作扎实推进宜居城市业已形成
澄城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多规合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加大棚改工作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发展性、持续性和宜居性。策划包装古徵街北段二期、万泉街南段、西关、乐楼精进寺塔区域等棚改项目11个,投资规模近20亿元,拆迁安置棚改群众7111户,货币化安置率70%。2016年,启动乐楼至精进寺塔、万泉街南段、西关、古徵街北段二期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拆迁安置群众1344户,货币化安置率达88%,棚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一改澄城绿地面积小、市政配套差、城市道路破烂不堪的落后局面。同时,严把房地产审批关口,打通政策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市存量商品房市场,搭建商品房回购平台,盘活存量,化解库存,全力塑造“绿色、生态、宜居、美丽”的新澄城,计划回购社会存量房1986套,现已回购近200套。初创性地提出了“租售并举、共有产权、租金差别化”的住房模式,实施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56个,建成廉租类、公租类、经适类、限价类等保障性住房近15000套,有效化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妥善解决了困难群众、低收入家庭、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难、买房难的问题,被省政府授予2015年度“安居工程十佳县”;探索性地开展了“社区共建、互帮互助”的管理办法,安馨园小区被省上评为“和谐小区、幸福家园”,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对澄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民生连着百姓冷暖,城市让每一个居于其中的百姓生活得更美好。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澄城县委、县政府将不断发挥脚踏实地、勇于开拓、不怕啃“硬骨头”的优良传统,既尽力而为,抓紧解决当前必须做、能够做的城市建设难题,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更好的城市建设、更多的绿地规划、更便捷的出行道路、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水平的功能服务、更优美的环境……在美丽宜居绿色园林城市建设中不懈努力和付出,让古徵大地儿女的幸福感更强,让发展的图景更加温暖感人!
新闻推荐
陆治原在澄城县调研时强调 抓好基层党建促进脱贫攻坚补齐城建短板增进群众福祉
本报讯(记者韩乐)昨日,市委书记陆治原在澄城县调研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城建项目建设等工作。在交道镇樊家川村,陆治原先后来到村支部、脱贫作战室和贫困群众家中,详细了解产业发展、党员帮扶等情况,他...
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