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失窃的祖庵西街的一对明代石羊找回来了    新闻提示    六年前的一个深夜,在

三秦都市报 2016-08-21 00:00 大字

????白泽神兽

????警方追缴的石刻文物

????失窃的祖庵西街的一对明代石羊找回来了

新闻提示

六年前的一个深夜,在西安市户县玉蝉乡陂头村秦萯阳宫旧址门前发生一起国家文物被盗案,一对石兽“白泽”中的雄兽被盗,雌兽在盗窃过程中被损毁。经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该石兽系明代石刻,或为国内目前仅有的一对保存完好的白泽石雕,属于国家二级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案发后,户县警方历时六年,先后辗转全国十余个省市,奔波数万公里,终于将“白泽”追回。2016年8月11日,石兽“白泽”被放回原地。白泽石兽被盗六年之后终于回了家,那么盗贼如何实施作案的呢?缘何六年才被找到呢?而重达一吨多的白泽石兽,当初如何被盗走了?田野文物保护又面临怎样的困境?

秦萯阳宫门前的“石狮子”不见了

西安市户县玉蝉镇坡头村,据明崇祯年间张宗孟所修《户县志》记载,渼陂湖在县城西五里,水出终南山诸峪,汇合胡公泉、渼泉、白沙泉之水而成。渼陂水产陂鱼,可以治痔疮,有兵士防水取鱼,渼陂水遂废,村居渼陂湖边得名陂头村。

在陂头村村民的记忆中,位于秦萯阳宫旧址门前的两只“石狮”,曾是他们儿时的玩伴。在村民们心中,这对“石狮”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这对“厮守”了多年的“石狮”遭窃贼光顾。

“这对神兽从打记事起就陪伴着陂头人,记得小时候上学(神兽)就在那里,每次放学都会爬到它背上玩,说起来你也可能不信,2010年1月27日是我见神兽的最后一面,第二天就传来一只被盗的事情,当时我很震惊。”当地村民老杨说,萯阳宫前的神兽石雕,本地人口碑相传说是狮子。有些人说是麒麟、还有人说是饕餮、貔貅。2015年6月北京大学教授陈泳超、中国民协民间文艺研究所所长王锦强在陕西省民协秘书长刘丽玲、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和著名龙文化研究专家庞进的陪同下,冒雨来到户县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萯阳宫前的神兽石雕是全国仅存的“白泽神兽”石雕。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祥瑞之象征。山海经记载,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传说白泽神兽是陕西西安户县钟馗故里“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的坐骑。据了解,这对白泽石兽是明代洪武年间所刻,重1.5吨,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对白泽古石雕,属于国家二级文物。

“2010年1月28日凌晨3点,一位村民路过秦萯阳宫门前时,发现这里停着一辆货车,几个人正往车上搬东西。”据户县警方介绍,在村民发现车的同时,搬东西的人也发现了这位村民,他们急忙开着车离开了。村民上前查看,发现原本放在秦萯阳宫门前的一对白泽石兽一只被扔在路边,还有一只不知去向。窃贼在行窃中毁坏了“雌兽”的双耳,身上摔了一条深深的裂痕,身受重伤。

从那天起,白泽石兽“生死”两茫茫。

“贼娃子”盗走了村民的文化记忆

就在秦萯阳宫白泽石兽被盗仅仅2个月后,当年3月30日一大早,户县甘河镇运渠店村的村民们突然发现,村口龙王庙前立的“镇村之宝”——一只年代久远的石狮子被盗走,只剩下了搬不走的底座。

就在石狮子丢失8个多月后的一天凌晨4点多,村民汪元庆出车拉东西,走到村口时意外地发现,路边倒卧着一件石雕狮,极像该村庙前的狮子,立即返回村中向村干部报告。村主任汪波波立即用有线广播通知村民起床追赶盗贼,等村民们赶到现场时,发现正是3月份丢失的那件。石狮子的失而复得让村民们惊喜万分。村民们推测,石狮的回归与户县文物局和公安等部门近期开展的“文物安全大排查活动”分不开。可能是严打时期,盗贼们一时难以将这么重的石狮子倒卖,就偷偷地放回到村头。

和运渠店村石狮子一样幸运,户县西街村一对石羊也失而复得。“被盗事件发生在9月8日凌晨,当时天空下着雨,有村民听见村口有车的声音,也有村民还听见外面有狗叫声。但大家都没有想到,是有人在偷镇村之宝。”户县祖庵镇西街村支部书记李华祥回忆,村民向祖庵镇派出所报案后,又自发在网上发信息寻找目击者,发微信找线索,还有人托朋友打听收费站有没有看见有拉石羊的卡车出没。

正当村民觉得无望时,一名村民突然在2公里外南街村村边发现了石羊。“大家猜想,一定是偷盗的人迫于压力才将石羊丢在路边了。”在李华祥眼里,两只石羊被盗仅三天时间就被找了回来,简直就是个奇迹。石羊被盗后,他整夜睡不着,特别担心文物贩子把石羊偷走之后出手了,“这可是我们村的镇村之宝,万一卖到很远的地方去,真是想追回来也难了”。

“文物失而复得是件好事,但说老实话,文物保护不能靠‘运气\’。”户县一名文保员告诉记者,去年户县甘河镇围棋寨村一对石狮子被盗,至今也是杳无音信。“我今年76岁了,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我抱到石狮子背上玩,它们陪伴我们村好多代人了,这一下子没了,很难受。”村民李志峰说,好多老人听说石狮子丢了,都心疼得直流泪。记者调查发现,这里还有很多石雕,如石羊、石马、柱础石等,村民们说,这些石雕大多数是明清时期的,很久以前就在村子里,其中石羊、石马背上都被磨光了,这都是几代村民在上面骑的,这些石雕早已融入村民们的生活和记忆中。 

“流浪”6年 神兽“回家”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6年过去了,白泽神兽依然音信全无。

2016年7月,警方获得重要线索,犯罪嫌疑人杜某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一带出现。7月23日,民警远赴1300公里外的河北省大城县,围绕犯罪嫌疑人杜某的活动轨迹及社会关系,进行了数十天的暗中调查,摸清了杜某的藏身地点。8月4日,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杜某(男,46岁,陕西澄城县人,有盗窃文物前科)在其暂住地大城县某村一举抓获。随后,民警远赴北京市通州区,在一处废弃厂房里查获石兽“白泽”及其它涉案文物两百余件。8月8日下午,民警将追缴的涉案文物全部安全押运回户县。

“有一次我路过户县秦萯阳宫门口时,发现了这对石兽,觉得是值钱的东西,就想着把它弄走,当初偷石兽就是为了赚钱。”据犯罪嫌疑人杜某交代,自己从事文物倒卖活动已有二十多年了。2010年1月28日凌晨,杜某指使犯罪嫌疑人段某等人对石兽“白泽”实施盗窃,因盗窃过程中有人路过,盗窃雌兽未遂,仅盗走雄兽。段某得手后,杜某以一万元的价格从段某手中收购了雄兽,并运至北京市朝阳区某古玩市场,以五万元至六万元的叫价进行倒卖。后来,杜某在媒体上看到了石兽“白泽”被盗的新闻报道后,因害怕出事,不敢再公然倒卖,于是就将雄兽转运至北京市通州区一处废弃厂房内藏匿。两年前段某已经死亡,至于如何盗走的白泽神兽也许成为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8月11日,在秦萯阳宫门前举行了国家二级文物白泽石兽发还仪式,当白泽的幕布被揭开时,媒体记者与群众争相翘首,“白泽”在这一刻正式回到了家乡。本次“白泽”返还由特警和公安干警一路保护,戒备森严,面对“白泽”的回归,陂头村村民专门组织了群众锣鼓队,还准备了印有“侦缉国宝瑞兽回归”的锦旗,迎接镇村之宝的再次回归。

陕西省四年追缴文物7500余件

几年间,户县发生多起石刻文物被盗事件,这只是陕西省田野文物近年来遭到破坏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多年来,田野文物屡屡遭到盗掘破坏已成文物保护的“燃眉”难题。

陕西省文物资源丰富,不可移动文物点49058处(古遗址23453处;古墓葬14367处;古建筑6702处;石窟寺及石刻106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13处;其他255处)。正因为文物资源丰富,影响大,陕西也成为文物犯罪的重灾区,国内外文物犯罪分子将猎取的目标盯在了陕西,盗窃、盗掘、倒卖、走私文物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记者从今年6月22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研讨会”上获悉,自2012年以来,陕西公安、文物部门连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19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00余名,追缴各类文物75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048件,打掉文物犯罪团伙206个,有力地打击和遏制了文物犯罪,有效地保护了全省文物安全。

“虽然犯罪猖獗势头有所下降,但是当前受高额暴利驱动,以文物为侵害目标的盗掘、盗窃、倒卖案件时有发生,目前文物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来自警方的消息称,文物犯罪由传统型向智能型、专业化转变,犯罪手段越来越强,盗掘技术越来越精确,盗掘工具越来越先进;由松散的团伙化向紧密的集团化、职业化转变,内部组织较为严密,从策划运作、踩点定位、到实施盗窃、秘密销赃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严密的分工;由重点文物保护区向非重点文物保护区转变,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犯罪分子很难将“黑手”伸向重点文物保护区,继而将犯罪目标逐渐转向非文物保护区。

此外,陕西省地上地下文物点多、线长、面广,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文物安全防范,但许多地方还存在着防范力量不到位,文保人员配备不足,技防设施落后等现象。特别是那些未被列入保护区的大量田野石刻造像、古墓葬、古遗址等更是难以保护和防范,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一些民间古玩市场和文物黑市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场所,沦为倒卖走私文物犯罪的地下通道,客观上刺激了文物犯罪的发展蔓延。

文/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澄城政协委员70米长卷画展开幕

本报讯(记者姜艳张宝琦)日前,澄城县政协委员刘庆才的70米长卷《农耕四季图》及部分木雕作品隆重展出。《农耕四季图》是农民画家刘庆才创作的,描绘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和民...

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澄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