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面孔 农民刘庆才:一刀一笔书写民俗史诗
本报记者 武丹
刘庆才是谁?
在澄城县刘家洼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当地有名的“农民艺术家”。
自学成才 专注木雕23年
刘庆才,50年代中期出生于渭南澄城县,自幼爱好文艺,善写爱画,是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只可惜时运不济,初中毕业就回到家里务农。曾任刘家洼村小学教师,但是一个月5块钱的工资难以维持家用,也无法还清欠账,于是,他辞职了,回家学起了木匠活。
1993年,他开始钻研木雕工艺,试图巧妙地将家乡独有的传统优秀文化与木雕艺术有机融合起来。经过3年的努力,处女座大型屏风《西园雅集图》问世,底座上戏珠的两条龙身上的鳞片将精细的刀工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此之后,传说故事、戏剧人物、民俗风情都成为他的创作素材,他的故事也流传开来。2006年,澄城县文化馆特意为其举办了个人木雕展览,作品古朴典雅的造型,朴实无华的风格,受到了澄城县文艺界的好评。
23年来,刘庆才的木雕作品已达50余件,他坦言,曾经在展览时卖掉过两件作品,当时是为了补贴家用,现在回想起来后悔不已,“艺术是无价的,我不能用这些来做买卖,划不来。”
心系奥运 成为农民火炬手
北京申奥成功,万民欣喜,刘庆才对家人说:“我想给奥运会弄个东西。”但是到底该怎么表达,确实让刘庆才费了神。
历经一年半时间,一幅以沿黄河传递奥运圣火为背景故事,以纯朴的民间欢庆风俗为主题,百名吉祥童子喜迎奥运的民俗彩图绘成。刘庆才和18岁的儿子刘浩共举凿刀,采用透雕、悬雕、深浮雕等多种技法,夜以继日地精雕细琢,苦心孤诣3年之久,长2.8米、高2.6米的大型木雕屏风《百子迎奥运》,终于掀开了其神秘面纱并在县文化馆展出。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刘庆才将《百子迎奥运》的木雕作品捐赠给了国家奥组委,后被“珍奥杯”全国健康老年人迎奥运主题活动组委会收藏。
青睐于他的勤劳和智慧,2008年7月3日上午,作为渭南市唯一的农民艺术家代表,刘庆才完成了北京奥运火炬杨凌段第51棒的传递,亮出了农民艺术家的风采,也将陕西农民的真诚、乐观、自信、拼搏的精神面貌展示给了全国人民!
笔耕不辍 画笔书写农俗史
在刘庆才的书房环视一周,书案上厚厚的一卷画宗引起记者的好奇。经介绍得知,那是他2011年元月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创作的一幅以二十四节气为时序、长40余米,展示当地农民四季生活常态的民俗画,目前还未竣工。
奈何画卷太长,刘庆才只能边卷边铺。从正月十五闹元宵、耍龙头人头攒动的热闹街巷,到清明时节扫墓烧纸钱、种瓜种豆的田间地头;从绿水青山、炊烟袅袅的山野人家到商品琳琅满目、摊铺林立的繁华城市;从春到夏,由秋至冬,画卷六千多个人,每一节气里不重样的服饰、表情和各有千秋的动作。
刘庆才介绍,这幅巨制画卷的创作是受《清明上河图》的启发,但又完全不同于《清明上河图》。仔细“研读”《清明上河图》之后,决定以自己生活的年代为参照背景,将关中农村的民俗文化和生活轨迹用画的方式记录出来。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凭着对于民俗艺术的一腔热血和独到的工艺,雕刻、绘画不停歇,拒绝家人任何理由的“停工借口”,23年间把深厚的故土情融进精湛的技艺当中,先后创作300多幅民俗画,50多件木雕,却仍然踌躇满志,把发扬民间的文化当成了自己一生最宝贵的事业,用凿刀和画笔刻画出一首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俗文化史诗。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社仓王怡蘅记者王天洋)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的“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在澄城县举行。连日来,7位从事电子工程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农业农产品加工、地理科学与资源...
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