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公里的牵挂

陕西农村报 2019-01-23 07:18 大字

?王超(左)查看患者的情况。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薛均 马正荣

2018年12月21日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寂静,“王超,妈妈病危,想见你最后一面,你快回来……”

正在白水县医院参加医疗帮扶工作的王超接到家人的电话,当从爱人颤抖的声音中得知自己敬重的岳母弥留之际的噩耗,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顿时心如刀绞。

可此刻正值白水县医院二甲创建迎检的冲刺阶段,帮扶工作还未完成,手麻科的迎评验收已进入了关键时刻。王超深知自己岗位的重要,陕西与福建相隔1800公里,距离实在遥远,自古忠孝难两全,他擦干眼泪、打起精神,强忍着悲痛,没有向手麻科主任请假,也没有告知扬中市人民医院帮扶小组的负责人,而是给妻子、岳父一一地打了电话,说明工作的情况和内心的愧疚与不舍。为了帮扶工作,为了确保手麻科在评审验收中不丢分,他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坚守。

期间,王超听闻岳母在弥留之际两次睁开双眼,用微弱的声音叫着他的名字,她在期待女婿的出现,直到亲人们在她耳边说,“你安心地走吧,等王超回来我们会交代好一切”,老人家于12月26日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直至12月28日,白水县医院二甲现场评审一结束,王超匆匆赶往福建岳母丧礼现场,跟老人做最后的告别。

2018年10月,为响应苏陕协作结对帮扶政策的号召,王超主动请缨,不远千里来到白水县医院参加医疗帮扶工作。他和妻子都从事医疗工作,两人经常需要上夜班,孩子也只有5岁,如果王超要去医疗帮扶一年,对家庭是一个重大考验。父母均已年迈,家里的顶梁柱走了,谁来照顾孩子和父母?王超心中不免踌躇,而父母却说:“医疗帮扶是好事,人生在世就得多做好事,你在那里要注意安全。”幼小的儿子听说后很是舍不得:“爸爸,你要到哪里去?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王超告诉儿子:“爸爸要去治病救人,那里有和你一样的孩子,他们生病的时候,爸爸就去给他们看病。”虽然年幼的儿子还不明白医疗帮扶的含义,但还是望着眼前高大的父亲崇拜地点了点头。妻子最初也不理解他的决定,但经过夫妻俩的交心,妻子理解了并且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她说:“家里有我在,你放心。”

自从到白水县医院挂职帮扶以来,王超总是身先士卒,与科室主任及手麻科人员就专业领域的问题积极探讨,对低年资人员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开展常见疾病处理与适宜技术培训及讲座3次;多次主持或指导完成大型手术的麻醉配合,参与各类麻醉100余例,参与重大抢救3次,急诊气管插管2次。

白水县医院二甲创建工作中,王超协助麻醉科完善二甲医院创建所需的台账资料,尤其是在手麻科对部分手术的流程优化,麻醉恢复室的创建等项目中提出很多更新、更加规范的建议,为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创建献计献策,积极筹划。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每个医生的誓言,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先后三批次委派十余名各学科医疗专家进驻白水县医院,有针对性地帮扶医院建设。像王超这样的医疗专家们不断努力着,追求着,践行着“不辱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医疗帮扶的工作中,展现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风采。

新闻推荐

大雷公村的“勤务员”

本报记者郑栋虽然在接到驻村扶贫任务后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2016年9月初,当冯磊来到白水县城关街道大雷公村时,这里的现...

白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