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散装水泥创新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陕西日报 2018-11-05 07:00 大字

30年,砥砺前行谱华章。亚洲第一高墩的洛川大桥、秦岭终南山隧道、葛洲坝、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黑河引水工程金盆湾水库、西汉高速公路一号隧道、安康水电站、世园会浐灞生态区、阎良飞行试验研究院、郑西高铁、西汉高速、西安地铁、龙门黄河大桥……一个个熟悉的建设工程,一项项瞩目的成绩,无不书写着陕西省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管理办公室30多年来奋力前行的铿锵步伐。

自1985年成立至今,陕西省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管理办公室始终坚持从国情、省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分析地区行业现状,为全省散装水泥行业发展提出了多项合理有效的意见与建议。目前,陕西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文明建设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发展中,陕西省散装水泥产业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先进工艺技术逐渐成为主体,有力推动着建筑业施工现代化和水泥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陕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绿色蜕变

积极开拓散装水泥发展新天地

业内周知,中国的散装水泥产业发展始于19世纪50年代,进入21世纪以后推广和使用迎来高峰期,目前已成为建筑和建材行业节能环保、治污减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全国水泥产业的发展,陕西水泥起步也很早。自1938年陕西省第一个水泥企业——陕西白水洋灰场兴建,新中国成立后陕西水泥工业逐步发展,随着水泥产量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散装水泥的优势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按照相关精神,要求到1990年,规模在4.4万吨以上的机械立窑和小回转窑,其散装水泥必须达到40%以上,4.4万吨以下的水泥厂也要在保证水泥出磨安定性合格的前提下做好散装水泥出厂工作。1964年初,耀县水泥厂开始发运散装水泥,是陕西省发散最早的水泥企业。据了解,该厂于1959年正式投产,后改为陕西秦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厂里建有20个巨型散装水泥库,库容为5.67万吨,散装水泥火车专用运输罐车47节,两条铁路专用线,散装水泥火车运输能力40万吨/年,专用汽车35辆,发散能力5万吨/年,散装水泥主要发往西安和宝鸡。那时,西安建材公司中转库库容仅0.39万吨,宝鸡中转库库容仅0.80万吨,陕西省红旗水泥制品厂中转库库容仅0.39万吨。节能环保的散装水泥改变了过去袋装水泥装卸使用大量劳动力、抛洒、浪费、粉尘污染的落后施工状况,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1974年,该厂扩建了一台国产华新窑,生产能力达到92万吨,居全国第五位。在许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散装水泥发挥了坚强有力的“担当”作用。

锐意进取

推动散装水泥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散装水泥的方针、政策,编制本地区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规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加强散装水泥工作的信息沟通交流、宣传教育、专业培训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协调散装水泥生产、包装、贮运、使用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1985年3月30日,陕西省散装水泥办公室成立。

多年来,在省工信厅的领导下,作为陕西省散装水泥发展的主管部门,陕西省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管理办公室在行业政策建设上成效显著:1986年,出台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通知,并印发《陕西省散装水泥第七个五年发展计划》;1987年,颁发《陕西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执行;1988年,西安、安康、商洛、宝鸡、铜川、延安、汉中等地、市分别成立了散装水泥办公室,西北地区散装水泥协作网成立;1989年,陕西省推广散装水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1992年,下发关于省属水泥企业散装水泥工作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的通知,提出全省省属水泥企业散装水泥业务工作归省散装办管理,同年陕西省散装水泥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1995年,省散装水泥工作领导小组、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省人民银行颁发了《陕西省关于征收解缴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暂行办法》;1998年11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陕西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11月12日,省长签发了1998年第51号政府令,这是陕西省散装水泥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2000年,开展主题为“散装水泥与环境保护”的全国第四个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2003年,在西安市范围内开展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2004年,国家《散装水泥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是散装水泥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它对于散装水泥的产、运、储、用等多环节所涉及的责、权以及奖罚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行政法规;2007年,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公安厅、建设厅、交通厅、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保护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陕西省预拌砂浆发展的意见》,正式提出在全省逐步推动禁止城市现场搅拌砂浆工作;2017年,制订了《陕西省“十三五”期间推动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提升水泥散装率,加大散装水泥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制品和构件、建筑部品化领域的使用量;逐步实现县级以上城区建设工程项目袋装水泥“零用量”。结合混凝土、砂浆“禁现”和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政策的落实,推进散装水泥向加工制品业延伸,大力推进行业绿色发展。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集中和自建住宅建设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逐步推广预拌砂浆在农村的使用。

纵观陕西省散装水泥产业30年来的发展史,水泥产业也是在一次次的改革中,遵循中央改革方针,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绩。据统计,“八五”时期陕西省共完成散装水泥生产547.56万吨,“九五”时期完成883.43万吨,“十五”时期完成1985.33万吨,“十一五”时期完成6800.44万吨,“十二五”时期完成1.4642亿吨。散装水泥供应量和使用量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努力创新

加速散装水泥产业现代化进程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对散装水泥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及全省散装水泥工作者的努力创新下,陕西省散装水泥产业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先进工艺技术逐渐成为主体,有力推动着建筑业施工现代化和水泥产业结构化升级,促进了陕西省节能减排和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

自1988年至今,陕西省水泥生产技术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提高。1988年,耀县水泥厂投资83万元建成4号散装机,在铁路专用线上安装散装计量电子衡,配备电子计算机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使散装水泥年产量达45万吨,自备散装火车罐车达110辆,散装罐车出厂计量合格率达100%。1999年,中材汉江水泥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日产2000T/D生产线时,同时设计建设了散装水泥铁路专用线及装车设备。2005年,秦岭水泥集团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投产,代表了当时西北地区水泥生产线的最高水平,年可生产水泥熟料155万吨,使秦岭水泥突破产能500万吨。据悉,该项目是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优一高”项目之一和陕西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是落实陕西省打造特大型水泥集团战略的重大举措。新生产线节约了用户装车时间,加速了车辆的周转,减轻了对周围地区的环境污染,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随着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声威水泥、陕煤富平生态水泥等多条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相继建成投产,特别是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为核心生产工艺在生态水泥得到应用,为陕西省乃至全国水泥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了典范。陕西省水泥工业现代化步伐大大加快,散装水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八五”至今,陕西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累计达到3.49亿吨,全省平均散装率64.14%,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能力大幅提升,实现经济效益157亿元。

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陕西省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管理办公室将继续以勇立潮头之姿砥砺前行,为陕西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白水县农业局三项措施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开展

阳光讯(记者李保锋通讯员张晓军文/图)近日,白水县农业局采取三项措施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开展。思想上高度重视,持续...

白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