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会后,渭南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多次前往省厅汇报沟通,为李家塬村申请到了全省试点。并就李家塬村整村搬迁的推动实施,一一开出了“药方”:综合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整村搬迁、扶贫搬迁以及生态移民搬迁等政策,解决资金问题;对18个村组进行整体规划和城镇集中安置;对腾出来的土地进行集体流转,发展支柱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李家塬的群众走上致富路。
拉直群众心中的问号
顶层设计“明了方向,定了目标,给了方法”。但整村搬迁,让103户441名贫困户和293户853名非贫困户一起走出大山,最难的工作是如何解决群众心中的各种疑惑和现实的利益诉求。
很快,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市县联动编制完成了李家塬贫困村整体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白水县委书记周庆文、县长张全才带领相关部门与尧禾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全村18个组396户一一调研走访,动员群众走出深山。
“以前也说让我们往出搬,但这么大的村子,这么多人,大多数跟我一样,过得都是烂包日子。搬不是拿嘴搬呢,每一步都离不开钱,但钱从哪里来啊?”皇勤孝眉头紧锁。
皇勤孝的疑惑第一时间得到了白水县搬迁办主任王智峰的解答。根据省上政策,白水县被确定为整村整组搬迁与增点挂钩双试点县。“咱们腾出现在的土地,将其中一部分上交省上,收益用于搬迁村土地复垦以及安置小区的建设,加上村民自筹和生态移民补贴,咱这个整村搬迁的资金就有了保障。”王智峰说。
铁牛山的“不便之处”,让乡亲们都痛在心上。可真要搬离这里,乡亲们也不无担忧。“把老房子拆了,咋赔付呢?一院宅基折成单元房,折多大面积?屋里人不够住咋办?种的地咋办啊?进了城到了镇上,吃啥喝啥干啥?上了年纪干不动活儿的老年人,谁来照顾?”这些问题在皇勤孝的脑子里来回闪,搅得他心乱。
镇党委书记高世龙和驻村第一书记潘亚军来了好几回,他心里的这些问号被拉直了。“起初县搬迁办制定的政策是,一户宅基地折合40平方米,村民想要额外加面积的,按照每平方米1500元的成本价自行购买。我们一入户,群众就提出应该折合80平方米。我们将这情况及时给县上汇报,经过再调研,决定一院宅基地折合60平方米。”高世龙说。
“他们和我讲政策,说我屋那几间土坯房可以换60平方米单元房,我再找亲戚朋友借上一些钱多买上60平方米,就能住上120平方米的大房子了。”皇勤孝说。
“搬出去之后我的那些苹果地咋弄?”皇勤孝又向高世龙抛出了新问题。
“这次整村搬迁之后,镇上只回收宅基地,耕地还是你们的。咱会在公路旁盖工房,一家20平方米,农忙的时候大家也可以住到工房里面,方便干农活。耕地还可以交给咱镇上果业公司,对果园进行半托管或全托管,到时候只管收钱就行。”高世龙的一席话解开了大家心里的这个疙瘩。
“至于你们农闲的时候干啥,县里也给大家想好了。人社局会考虑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让大家平时有活干。到镇上的人,可以到咱镇域内的企业打工。”潘亚军把这些话挨家挨户地说了一遍。
和皇勤孝一样,大多数村民心头的疑团都解开了,纷纷签订了搬迁协议。从5月至今,已经签订搬迁协议254户694人,其中进镇46户,进城208户。
为深度贫困村整村搬迁提供样板
8月16日,尧禾镇正在实施的整体搬迁工程建设点,工地上一派忙碌景象,九栋楼房已封顶。小区旁边的尧禾养老院也已盖好,院内一派生机,几个五保户老人已经搬进去居住,幼儿园也正在建设当中。
据介绍,尧禾镇制定了相关产业规划。把花椒和核桃两种作物作为长期产业,把中药材、花卉苗木作为中期产业,把林下养殖作为短期产业,纳入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发展,利用“党建+村企联合体”模式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让村民成为股民,从中分红和受益。
“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后,我们还将利用辖区内方山林场这一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苹果采摘等乡村观光旅游业。虽然村民搬出去了,但我们还要继续给李家塬修好通组水泥路,把基础设施搞好,方便群众种地,客商、游客都能走进来。”高世龙说。
“把整村搬迁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相结合,解决资金难题。对整村搬迁进行城镇化集中安置,节约公共资源投资。以托管方式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群众有长久致富的根基。”渭南市扶贫办主任万双社总结李家塬村整村搬迁的经验。
8月7日,陕西省整村搬迁、增减挂钩双试点现场会在白水县召开,并在全省推广白水县整村搬迁工作的经验。
下午6点的铁牛山,落日的余晖在山头映出一团团红晕,云朵一大团一大团在头顶飘过,像柔软的棉花糖缀在蓝的透亮的天空。拿到新房钥匙的皇勤孝和丁久旺一起说说笑笑地走出村委会,哼起了曲子:“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呦,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
歌声越飘越远,回荡在铁牛山的沟沟峁峁。
新闻推荐
本报白水讯(记者陈志敬通讯员张梅)记者近日从白水县政府获悉,该县紧紧围绕“做强旅游城市、做精旅游景区、做特乡村旅游、做...
白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