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烙在宣纸上的古典艺术

渭南日报 2017-05-19 04:10 大字
 ????①西固烙画传承人

????②精心烙画

????③认真专注

????④长卷《琴棋书画》

  本报记者王军江文/图

  白色宣纸上顾盼生姿的美人群像,工笔的荷花、幽然的兰草、写意的虾戏图,虎豹、雄鹰,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古典画卷,却并非用画笔颜料描摹,而是用电烙笔烙画出来。它们的作者,就是白水县西固镇70岁的烙画师李兴华。

  1948年生的李兴华,原籍江苏,父辈因社会动荡迁居至白水县西固镇庙前村。因为家里世代书香,李兴华自幼即跟随父亲学习传统国画、书法。条件所限,一开始父亲在纸上画,他就在地上用树枝练习画画,写字,逐步习得这些技艺。多年后回想当初,他仍记得自己在中学出板报,那种被认可的尊严和满足。可是在那个特别的年代,父亲被定为“逃亡地主”“历史反革命”,李兴华学习书画,成了屠龙术。

  烙画这门技艺,是父亲手把手教给他的。最初的烙画,是用烧红的铁条在木板上创作的,父亲会升起火炉,提前锻制好不同粗细的铁条,冬天窗外风声呼啸,父子围着火炉,在木板上画出温暖的线条,一幅图最终完成,虽无人欣赏,但内心欢喜自得。因为缺乏水彩颜料,烙画一直是李兴华的最爱。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他逐步转向在三合板上烙画,工具也换成了电烙铁,这恒温的笔头,对于烙画而言,正是得心应手。

  2009年底,他受邀到北京参加文化部的一个民间艺术画展,将一幅幅木板画装订托运到西安,然后再转运到北京参展。展出期间,李兴华的烙画受到了许多艺术爱好者的欣赏,但不少人都表示,烙画虽然曼妙,但木板不方便携带,赠人也嫌太重。回家后,李兴华即琢磨将烙画转移到宣纸上,经过三个多月的研究试验,终于掌握了新技法,开始在宣纸上烙画。

  李兴华的作品,多以古典人物、花鸟虫鱼、猛兽飞禽等工笔画为主,烙画所需的温度、力度,全凭经验积累方能掌握。一幅画落笔前,须先在底板上描画出草稿,然后以画国画的勾、勒、点、染、白描等手法,细细烙烫,虽然作品的色彩不艳丽,但仍可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近3米的长卷《琴棋书画》,用工笔的手法创作了一幅古典美人群像,人物形神兼备,曾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大奖。木质的《四大美人图》连缀起来是一副屏风,分开则是独立画卷,《井冈山会师》则是最大的一幅木板烙画,将历史性的一刻凝注于一瞬。

  而今,李兴华已被授予渭南市非物质文化“西固烙画”传承人,多年中也收获了许多荣誉。他更期望的是延续这门技艺,将烙画的艺术传承发扬下去。

新闻推荐

阿东村的白蒿芽

  通讯员张阿勇本报记者陈志敬  阿东村地处白水县雁门山脚下,古镇尧禾以东10公里,三面环沟,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  阿东村共有1830余人,下设五个村民小...

白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