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 固基 强基 ——白水县基层党建工作纪实
雷牙镇南张村党支部书记党文哲在阅读室与大家交流读书心得。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通讯员 蒋会海
“投入倾斜,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创新制度,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干部下沉,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不断增强。”近年来,白水县实施了以“强化保障重心在基层、规范提升巩固在基层、干事创业服务在基层”为核心内容的“筑基”“固基”“强基”工程,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高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为建设“五新”白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配强队伍、用活阵地,大力实施“筑基”工程
选好一个人,带动一大片
“多亏了我们的党文哲支书啊,带领我们抓苹果、建大棚、搞劳务、养生猪,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钱包鼓了,幸福日子有奔头了。”雷牙镇南张村村民段金凤高兴地说。该村支部书记原是一名退休教师,在他的带领下,南张村从以前的百姓穷、村子烂、人心散,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和谐村、小康村,连续多年被市县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党文哲本人也被评为渭南市“标杆人物”。
今年以来,白水县结合村“两委”换届和后进村整顿工作,选任的“能人”型村支书、村主任已达170人,带动发展起来的产业村达23个、专业户1552户,各类专业合作社近百个,辐射带动农户2万余户。
打造没有围墙的村部
“我找到正在值班的村干部田雷友,要求给我儿子开个证明,他主动帮忙代办,不仅帮我写了证明,到镇上盖了章子,还亲自送到我家。”冯雷镇冯雷村三组村民田全孝这两天很高兴,逢人就说,“现在在自己村里就能把事办了啊,多亏了这些值班的村干部了。”
白水县凭借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的有利东风,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制和便民事务代办,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整合为集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矛盾调解、事务代办、费用代缴等多项功能整合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做到了“人常在”、“门常开”、“事好办”,使之成为群众发展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出上一份力,赢得一颗心
“当时村里很穷,没钱办事,没有一条水泥路,路灯也很稀罕。我去外村办事,看着人家的村道都硬化、绿化、亮化了,脸上都感觉没光。”回想起以前村里的景象,林皋镇普均村支部书记高中义十分感慨,“自从人社局包联之后,帮助清理卫生、安装路灯、栽植苗木、硬化道路,使我村大变样,成了‘先进村’。”
按照县委人力、物力、财力向农村倾斜的要求,全县78家部门、单位到78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三年的驻村帮扶。包联部门千方百计协调资金、争取项目,集中精力解决了一件件诸如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难题,共协助包联村争取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捐助各类物资800余万元;硬化道路80余公里,绿化50余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万余米,一大批村庄改变了落后面貌。
着眼基层、制度引领,持续推进“固基”工程
“虚”功实抓,软尺子变硬杠杠
“工作安排痕迹化”,年初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季度向各党(工)委下发《基层党建工作任务交办单》,对主题党建活动开展、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制度机制落实等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完成时限,并由各党(工)委向基层党组织逐级交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资料规整痕迹化”,各基层党组织按照“规范提升”活动要求,做好了活动场所、三会一课、党员管理、党建活动等八大类20多项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切实把档案资料作为真实反映基层党建工作和党员活动情况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督查考核痕迹化”,县委组织部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汇报,进行横向比较,对照查找问题。同时,定期深入各党(工)委和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第一时间将存在问题向相关党(工)委进行通报,要求其限期整改;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组织部长对党(工)委书记进行约谈,从严问责。
书记“赶考”,述出压力、评出动力
2015年初,100多名镇党委书记、城区党(工)委书记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迎来一场特殊的党建“考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
虽然是寒冬腊月,林皋镇党委书记杨建平从述职台上走了下来的时候还是出了一身汗。“领导和评委不留情面的提问和一针见血的点评,指出了我们党建工作中问题和短板,让我认清了差距和现状,既有了压力又添了动力。”
“如果不是对党建工作熟悉,而且对今后党建工作有着自己的思考,这次书记述职真的就把我难住了。”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刚走上支部书记岗位的雷牙镇尧头村党支部书记梁辉在述职结束说道。
针对部分党组织书记存在重经济、轻党建,以“文件落实”代替活动开展,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等问题,白水县全面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增强了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有效提升了书记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熟悉程度和实干程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党建工作的“两手抓、两促进”。
阳光村务,让群众心里更亮堂
“今年咱村上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这钱是咋来的,又是咋花的?”这是西固镇东文化村的村务公开会议现场。
村主任王兴国说道,咱村作为西固镇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共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10万元,包联部门帮扶资金2万元,镇上拨付资金1万元。投资3万元对村里的两个广场进行了硬化和亮化,花了2.5万元拓宽了进村主干道,对村里的四条巷道进行了绿化、美化,栽种了风景树和三叶草,这一项就花了5万元,还有就是三次大的环境卫生治理,人力、物力花了近万元……
近年来,白水县针对村务混乱、财务管理不透明的问题,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阳光村务工程,确保了村级事务决策民主、过程透明、结果公正。对于村级财务管理,实行村“两委”班子、村监委会、财务公开栏“三堂会审”,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丰富载体、为民服务,创新开展“强基”工程
同坐一条板凳,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今年以来,白水县深入开展“仓颉故里党旗红”活动,把“干部走访”作为实施党建“强基”的有效抓手。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把每月10日作为全县统一的“干部走访日”,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机制。全县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5万余户,征求意见5000多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00多个。“干部走访”的深入推进,使“四风”的沉疴积弊得到了有效诊治,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走活一盘棋,实现手与手的相牵
走进史官镇镇狄家河村,扩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到了300余平方米,篮球架和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人畜饮水工程和道路硬化工程得到了所有村民的交口称赞。狄家河村的变化,是我县后进村集中整顿工作的一个缩影。
白水县按照“配强班子、健全制度、解决问题、理清思路”的方针,成立了由县级领导担任组长、部门一把手任副组长的整顿工作组,深入38个后进村,因村制宜、一村一策,量身制定整顿方案。整顿工作组坚持查找问题症结,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强化组织建设,提升班子战斗力;狠抓产业发展,凸显整顿实效。通过整顿,38个后进村全部转化升级,党员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变化,村党组织的威信和号召力得到了提高,实现了“美丽转身”。
争做十品官,促进情与情的交融
2014年以来,白水县按照“明确标准、科学选派”的原则,大力实施“双百强基”工程,即从各镇和县直部门中选派100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从部门单位中遴选100名“墩苗干部”充实各镇力量,接受一线实践锻炼。
这项工程实施以来,“第一书记”和“墩苗干部”积极为任职村寻找发展路子,制订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培育支柱产业。“第一书记”、“墩苗干部”共走访党员群众近万余人,帮扶困难群众820户,结穷亲220对;硬化、绿化、亮化村道40公里,清理垃圾10万余方,建设人畜饮水工程20多个;提供就业、致富信息500余条,争取村级项目40余个,争取各类资金3000余万元,带领新发展果园、核桃经济林、樱桃、大棚蔬菜和西瓜等近3000余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余家。广大选派干部在实践中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增进了对基层、对群众的感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开了群众的“柴门”,打开了百姓的“心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贵海通讯员史泽奇)记者日前从白水县尧禾镇了解到,为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扩大农作物灌溉面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入冬以来,该镇全面开展以渠道整修、泵站维修为主的农田水利设施集...
白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