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进村,文化课堂开启 张海英引领打造了文化沙龙、山村剧团和山村艺术与科普长廊等公共文化载体

农村大众报 2021-11-02 14:54 大字

张海英(右)身后的墙壁上,是专家们的成果展示。“我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退休后来文登两年多了,在大水泊镇创办了远山泊书院、乡村文化课堂,在岐阳村成立了庄户剧团,与村干部们一起,带着村民学藤编、销售农产品、学画画、排练……”10月13日,在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小镇中心展馆里,张海英教授说起这两年她在文登的工作和生活,眼里带着光。

张海英曾在日本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期间,她研究中国近代以来乡村建设运动的同时,用比较的视角关注和研究了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实地考察了日本、美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乡村。

“乡村建设需要一种文化和价值的因素来成就乡村社群的凝聚力,逐步提升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家园建设意识,使乡村成为有生产、有生活、有娱乐的文明乡村社区,这正是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张海英说。

在文登乡村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远山泊书院文化沙龙”“乡村文化课堂”“岐阳美山村剧团”“山村艺术与科普长廊”等都由她引领打造。她说:“能够把自己一生的研究所得落地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原因在于对乡村的热爱。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当地政府求贤若渴的态度。”

“村民们很容易满足,你稍微干点事,就会得到老百姓的称赞。”张海英说。2019年刚入驻朱家岭村不久,村民们收获的“烟薯14号”地瓜滞销,张海英主动联系了威海紫光实验学校和山东大学(威海)的师生,很快,地瓜销售一空。村民直呼:“张教授是我们全村的教授。”

眼下,乡村缺乏文化和教育资源,这恰恰是以张海英为代表的“威海市优秀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的所擅长的。在岐阳村,张海英带着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教村民做手工、学画画。很多这辈子从没拿过画笔的村民第一次举笔画鱼、画桃子、画花朵……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第一张作品时,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在瓦屋庄村,80后的闫传明帮助村里建设了毕可官美术馆,并组织全国性的漫画书画展览,将瓦屋庄村变成了国内漫画圈里的“乡村圣地”。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李久太博士,带着29位年轻设计师成为初家村的“新村民”,使得村子在国内设计圈成了“设计谷”。通过李久太博士,大水泊镇还吸引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建站,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前来支援。

“大水泊镇政府的支持,让我们这些人为乡村振兴努力的理想有了落脚点。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带着各自的业态来融入乡村,在更好的机制和组织框架下,把自己的特长和乡村的需求点对接起来,用文化教育点亮乡村,用文化建设凝聚乡村的团结力、组织力。”张海英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唐峰

通讯员王海政梁佳媛

新闻推荐

文登区财政局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文登区财政局投入资金7865万元,对2021年度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行补助。全区共计有32.23万名居民参保。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

文登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登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