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共建无废城市,共享幸福家园
□董琳
11月29日,威海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共建无废城市共享幸福威海”环保公益讲座走进威海市实验小学,向师生们普及“无废城市”知识,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无废城市”,怎样从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动员学生带动家长和身边人一起行动起来,做生态环境保护的践行者、监督者、倡导者。
这是威海市民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威海,机关、企业、社区、学校、民众等全社会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共建无废城市,共享幸福威海,“无废城市”理念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营造了建设“无废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无废城市”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威海市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走出了一条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道路,先后荣获第一个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群、中华环境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今年,威海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城市。
加快构建无废制度体系
10月9日,威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精致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三化”原则,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查找问题,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魄力改革创新,以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狠抓落实,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早见成效,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为确保试点任务落实落地,聚焦“4+2”模式,扎实做好4项“规定动作”和2项“自选动作”,按照“1+6+N”的工作推进机制,下发了《关于成立工作专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重点任务落实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城乡垃圾减量、危险废物管控、海洋绿色发展、绿色旅游发展等6个工作专班,分别由1名市级领导同志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牵头推进。
围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确定了5大类59项具体指标,列出了制度体系建设、技术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等4张清单81项具体任务,细化工作台账,每项任务都明确了具体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逐一拉出清单,明确标准、细化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形成了试点工作的“作战图”,把抓全局与抓重点、见实效与出经验统一起来。
打造可供复制的试点经验
海洋绿色发展和旅游绿色发展是威海的两个自选动作,也是最能体现威海特色的两项工作。威海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聚焦自选动作,深入挖掘,积极创新,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试点模式。
围绕海洋绿色发展,调优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稳步调整海洋第一产业,加快发展海洋二三产业,着力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推行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开展养殖环境治理,推广新材料环保浮球等,推进近海捕捞业向远洋渔业升级。强化陆海固废共管共治,主要包括加强海河衔接、编制海岸带保护专项规划、加强海岸垃圾防治、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物防治、加强渔港和渔业垃圾防治、建设“无废航区”、加强海陆执法联动等。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能力,结合威海市透明海洋、智慧海洋建设,加快建设海洋立体监测网和海洋大数据中心。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参与海洋环保活动,加强海洋环保和垃圾防治交流合作。
围绕旅游绿色发展,先期在刘公岛、华夏城两个景区开展“无废景区”建设工作;建设“垃圾银行”,通过利用捡垃圾换门票、捡垃圾换礼品等方式,吸引游客加入环境保护队伍,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将废品利用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尝试将景区各类固体废品转变为小品景观,实现废品的资源化与艺术化,使之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威海将在总结刘公岛、华夏城“无废景区”建设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无废景区”建设标准,将“无废景区”建设理念融入到星级景区创建工作中。
积极探索新的制度模式
“无废城市”建设是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作为试点城市,威海本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原则,从硬件、软件等各个方面研究探索,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威海模式。
围绕构建顶层设计,开展《威海市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办法》立法工作,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责任,为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提供支持。建成了威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制作了“无废城市”宣传产品,开展“无废城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在全社会培养无废理念。
围绕建立制度机制,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城区范围内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成熟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打造“无废航区”,在成山头水域现有监视监控、应急防备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和运维管理,拓展现有功能,提升维护质量,提高该市“无废航区”建设的保障能力。探索建立押金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将农药包装废弃物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体系集中处置。探索建立大件垃圾预约处理制度,以企业生活垃圾收费为试点,依托现有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开展预约回收服务,提高大件垃圾回收率。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开展,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开展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转运试点。
围绕建设硬件设施,建成运营了威海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处理能力达到13.7万吨/年,可以实现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全部处理到位;建成运营了文登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每天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050吨,实现威海市全域原生垃圾“零填埋”。建设智慧监管平台,针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处置管理各环节,规划了全市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平台项目。
新闻推荐
回迁安置房办证,多部门要上门服务 全市有问题项目242个,今明两年基本处置完成,今年处置123个
本报威海11月14日讯(记者陶相银)14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通报城建领域矛盾纠...
文登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登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