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归雁”接力建设美丽乡村

大众日报 2019-11-26 09:44 大字

□ 本报记者 于晓波 齐静

初冬时节,威海市文登区峰山村俨然一幅悠然美丽的田园画:宽阔笔直的村内街道通向各家各户,道路两侧花坛里的黄菊随风摇曳。和丰果蔬农业合作社的苹果又红又圆,压弯了枝头。

看着如此“高颜值”的村落(右图),谁能想到,十多年前,峰山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路不平,人心散;环境差、底子薄,村集体欠外债15.8万元。

说起峰山村的巨变,绕不开谭新华、谭业军父子的接力前行。村里生,村里长,父子都是村外发展,又义无反顾反哺家乡。父亲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儿子带领乡亲把村庄打造成一个美丽乡村样板。

在2007年7月23日,峰山村村委会主任的直选,600多张选票上不约而同写着谭新华的名字。

那时,谭新华已经退休回乡,准备颐养天年。而且作为一名肝癌病人,手术后一直靠药物治疗。

“当时,家里人都不支持他干村委会主任。”谭新华大儿子谭业明说。为打消老人接任的想法,谭业明和弟弟谭业军将他送到济南的医院,想趁机把这个“烫手山芋”躲过去。

然而没过多久,谭新华还是从医院“逃走了”。原来,一场突来的雷暴击毁了村里线路老化的自来水抽水泵,村里人要去四五里地外的铺集村拉水,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吃水则需要接济。

“我不回去,大家伙吃水咋办?”丢下一句话,谭新华回村了。

回村后,他联系工程队进村,将自来水管道全面更新改造,还买了新水泵,自来水实现全天候平稳供水。而改造花费的10万元,全部由自己负担。

后来,随着谭新华户口回迁,他又被选为峰山村党支部书记。

2012年,一场大雨冲开了村北年久未修的河坝。

“就在河流拐弯的地方,形成多处决口,最宽的一处有50多米。”日前,重新站在离大坝决口不远的地方,村会计于所军指着远方对记者动情地说:“村里喇叭只喊了一句:‘谭书记去堵决口了’!不一会儿,大坝上一下子来了男女老少150多人。”

大坝上,谭新华背着沙袋冲在前面。村民们多次劝阻他下坝休息避险,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就要带头冲锋。”

2016年4月,文登区工信局派峰山村第一书记邢玉泽进驻峰山村,与谭新华搭班子有一年半的时间。邢玉泽说:“村民找他办事,不管大小难易,只要能办到,他从来不推辞。很多事情已经超出村‘两委’的工作。”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谭新华十几年如一日的做法。于所军手指着一摞参差不齐的发票说,这是老支书谭新华自己为村里贴补上百万的账单。老支书走的时候,村集体账上有了30多万盈余。

2017年,谭新华病重住院。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从意识模糊中突然清醒过来,眼光透看病床的窗外,看到树干得特别厉害,对陪护的大儿子谭业明说:“天老是不下雨,老百姓的地咋办?”

“父亲走了以后,我和弟弟商量,赶快挖几个水塘,先解决老百姓的灌溉问题。”谭业明说。

2017年6月,谭新华与世长辞。“你俩要想着峰山村和村里百姓。”这是他对两个儿子的临终嘱托。

铭记父亲的临终嘱托,在外经营企业的谭业军接过父亲振兴乡村“接力棒”,当选峰山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

谈到自己“接棒”,谭业军说:“当时我比较犹豫,但镇领导对我说‘你忍心让你父亲费尽心力的村庄再坍塌了吗?’,一句话戳中我的心窝。”

邢玉泽说:“让村民富起来,是他们父子共同的想法,他俩都工作特别认真,效率特别高。说到两个人的区别,村民戏称,老谭书记给大家弄小钱,蹚路子;小谭书记给大家弄大钱,干大事。”

“父亲在世时,一直想办法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我们想把他这个心愿继续完成。”谭业军说,村里如今建起面粉厂、油坊、肉食加工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全力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

峰山村第一家自营美食店已经在文登区试点开放。谭业军告诉记者:“等这个模式成功后,我们就在全国推广。”

目前,省设计院专家完成了对峰山村的整体规划,村里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村口1800米的河道也进行了整修,800多棵绿植栽种完毕。

新闻推荐

我区高质量抓好重点民生需求,高标准落实民生保障政策 建设共享和谐幸福美丽的核心区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作为市委、市政府驻地和烟台市核心区,今年以来,我区坚持“率先走在全市前列”目标定位,深入践行以人民...

文登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文登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