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求解“乡村之问” —“十项工程”引领乡村振兴的普适性探索

大众日报 2019-06-11 10:36 大字

地谁来种,怎么种?农民向哪转,怎么转?美丽乡村建什么、谁来建?乡村谁来治理,怎么治理?农村经济怎么发展,怎么增收?——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新时代“乡村之问”亟待实践作答。

立足从面上解决制约乡村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威海市文登区按照区镇村三级联动、“五个振兴”一体推进的基本思路,展开系统性谋划、创新性实践,以“十项工程”为引领探索乡村振兴的普适性道路,以文登方案回应“乡村之问”。

“站在发展的全局高度,文登把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系统化、具象化,‘十项工程’有机衔接、互为支撑,成为一整套在县域基层可复制、可落实执行的乡村振兴框架体系,这一点难能可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田应奎评价说。

□彭辉王汝辉张小寒

地谁来种?怎么种?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围绕解决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文登全面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整合区镇村三级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区级主要抓统筹。组建丰登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农业大数据服务、农村产权交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电商销售、涉农金融支持等全链条服务。

镇级重点抓平台。目前已全覆盖式建设了12处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整合涉农站所资源,提供土地流转、托管经营、招商推介、劳务中介等“10+N”社会化服务功能。

村级突出抓改革。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社,将村民分散的土地适度集中,由村级领办合作社统一经营或对外招商。

“这个体系解决的不仅是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也系统回答了农民向哪转、怎么转,农村集体经济怎么发展、怎么增收的根本性问题。”文登区委书记吴宏飞说。

服务“最后一公里”咋打通?

——实施供销为农服务全覆盖工程

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以供销社综合改革为契机,文登区加快推进服务精细化、流通现代化,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起镇村全覆盖的供销为农服务体系。

推动农资和服务下行,文登成立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在建设农资直营店、专营店及供销为农服务中心的同时,在200户以上的村建设综合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放心农资和配套服务。

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文登建起全省第一家“京东美食地图·威海生鲜馆”,发展供销e家农村电商服务站100多个,推动文登名优特农产品走向全国。

资金“痛点”如何化解?

——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程

4月20日,文登开出农业社会化经营主体收入保险全国第一单。面向农业社会化经营主体,以小麦、玉米、花生为标的物给予最低收益保障,实现对已投保政策性种植保险的重磅升级。

把金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文登区大力引导金融机构参与乡村发展,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加强银行信贷供给上,今年,文登区与金融机构签约推出“丰登银保贷”,破解了社会化经营资金瓶颈;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大棚、大型农机具等为担保物的抵押贷款业务,把“死资产”变成了“活资金”;与蚂蚁金服合作开展“互联网+创业金融”业务,为农民创业者提供“旺农贷”,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题。同时,增强担保增信能力,成立2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在保金额3亿多元。

强化涉农保险创新,文登还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西洋参种植保险业务,开创了地方财政扶持特色农业发展的先河;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文登累计发放“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3亿多元,带动6000多贫困户稳定增收。

特色农业怎样升级?

——实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

去年,文登被授予“中国西洋参之都”称号。今年,文登西洋参品牌价值再登高:5月9日,文登西洋参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中药材类第三位。5月10日发布的2019年度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10强榜单中,文登西洋参以116.43亿元的品牌价值入列。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看品牌。文登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把品牌建设作为质量兴农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标准化夯基础。文登制定、修订、提升区域性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60多个,农产品“三品”认证数量达到271个,成为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土地入股、订单生产等形式,建立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品牌建设再升级,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文登培育起“沙柳村”西红柿、“勾勾吉”蟠桃等一批明星个体品牌,以及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以打造“文登精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主线,文登正加快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明星个体品牌”农业品牌体系,全面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农民”如何成为生力军?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近几年,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吸引了五六十名原本在外工作的青年人、大学生来到村里就业,村里还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8名博导建立合作关系,打造起综合性近郊旅游示范园,创造了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新支点。

人才聚集,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重要位置,文登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十项工程”。

拿出“干货”扶持乡村人才培育,文登区建立起区、镇、村三级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优质培训资源向农村下沉。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文登组建专业化劳务服务公司或村级劳务合作社,打造起一批本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传统的农民“培训”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贯穿成长全过程的“培育”转变。

创新乡村人才工作机制,文登依托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新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

乡村如何精神丰盈?

——实施乡村文化铸魂工程

推动乡村振兴,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文登大力推进乡村文化铸魂工程,挖掘和释放文化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哺育和支撑。

打牢“硬”基础。文登不断完善城乡文化服务设施,在所有镇建起了全民健身中心、综合文化站,所有村建起了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164个镇村儒学讲堂、12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构建起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软”服务。大力推进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送文化,也种文化,培育起庄户剧团、“书香使者”服务队等镇村文艺团体600多支,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立足文化铸魂,文登还加大“文登学”文化内涵挖掘力度,加强鲁绣、串黄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乡村“本色”怎么守?

——实施如画文登建设工程

“绿水青山红樱桃是界石镇最大的比较优势,我们的定位是建设威海的‘中心公园’,所以,镇上这么多年没有引进一个工业项目。”文登区界石镇党委书记黄欣说。

离开了绿色,乡村就失去了本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文登大力实施“如画文登”建设工程,将“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结合,保护与利用共举。

按照部署,文登在全区深入实施城市容貌整治、农村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等“五类治理”,河道综合整治、农村饮水安全、镇村污水处理、海洋生态修复、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五水改善”,城区绿化提升、村庄绿化提升、道路绿化提升、河库绿化提升、山体绿化提升等“五绿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生态宜居的“如画文登”。

村务管理如何提质?

——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平台工程

文登区大水泊镇做过一项统计,群众反映的农村问题,80%与村干部有关,这些问题中又有80%与农村财务有关。村集体钱是怎么挣的,又是怎么花的,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村级事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文登以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创新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平台工程。

这一工程中,文登搭建集阳光交易、阳光采购、阳光支付、阳光公示于一体的阳光平台系统,实现村级事务全程网上留痕、公开透明运行。阳光交易就是对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置,通过平台发布信息,公开进行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阳光采购对大额商品的采购,由多家供应商在平台上竞价,实行择优购买;对小额商品采购,由镇政府确定实体店,实行定点采购。阳光支付就是根据支付资金额度,由镇财政经管服务中心通过银行账户直接转账结算或用村务卡刷卡支付,并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进行多方实时监督。阳光公示就是把各村的“三资”信息、月度零工、村级财务、低保优抚等上传平台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当了19年村干部的文登大水泊镇口子村党支部书记荣风虎对平台赞不绝口:“有了阳光平台,锁在村干部抽屉里的账本摆在了明面上,成为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看的明白账,还干部清白,解了群众疑虑。”目前,该镇已实现农村“三资”方面零上访。

乡村治理如何系统破题?

——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程

以党建为引领,文登区大力探索多方参与、多层过滤、多式缓冲、多面结合的蜂窝状乡村治理模式。

坚持多方参与,切实发挥党委政府、村居组织、社会组织、家庭、群众等多元主体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坚持多层过滤,通过各类调解组织、综治组织、法律服务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等对问题进行逐级解决、层层过滤,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多式缓冲,通过开展风险评估、文明创建、法律约束、诚信建设等,有效防范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坚持多面结合,建立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文登。

工程不仅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多元主体整合发力,也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立体有效的蜂窝状乡村治理格局在文登初步成形。

扶贫“硬骨头”怎样啃?

——实施“扶贫云”建设工程

“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传统扶贫机制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特别是地区老龄化加剧背景下,造血式扶贫办法已经明显解决不了以老年人、重病患者等为代表的特殊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低保兜底也不能一兜了之。”文登区扶贫办负责人王安清说。

因地制宜地探索针对特殊贫困人口的精准兜底保障机制,文登构建起一套“扶贫云”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文登设立区镇村三级统筹、总规模1000万元的扶贫专项基金,按照先村级保障、再镇级补充、最后区级兜底的原则,重点对老弱病残和因灾因祸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特殊贫困群体,实行即时性、滴灌式精准保障,做到哪里有特困群众,就把党的雨露洒向哪里。目前已帮扶贫困人口1500多人次。

“三级云层结构不仅可以确保‘云量’充足稳定,从物质上保障脱贫,其村级参与,先村再镇后区、自下而上的温情救助机制也更有利于精神上暖心扶志。”王安清说。

①昆嵛山下如画乡村

②界石镇芝樱花似海

③“中国西洋参之都”授牌仪式大会

④米山镇西山后村产业扶贫基地瓜果飘香

⑤文登西洋参喜迎丰收

⑥文登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⑦群众文化活动培根铸魂

⑧生态宜居乡村

新闻推荐

链接 3月份全省气质出炉空气质量青岛排第二

半岛记者韩小伟5月7日半岛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19年3月份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出炉,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

文登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文登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