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民族形式 对当前“舞剧热”的思考

烟台日报 2021-10-15 07:59 大字

□安家正

最近,我国文娱圈里好像兴起了一股“舞剧热”,先有乳山的《乳娘》进京演出,继有海阳的《地雷战》博得赞誉,两者都是胶东的“红色记忆”;接着又出现了《永不消失的电波》。因而,作为胶东当代文学的“圈内人士”,不能不对这股“热”,表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文艺有着自己的客观发展规律,广大人民群众不会长期满足于“低俗”的舞台(屏幕),有着强烈的“创新”追求,在这种背景下,舞剧应运而生,甫一出现,立即轰动,以致于若干其实与舞剧十分隔膜的“圈外人”都来“刷存在”。其实,隔行如隔山,僧道两门,再高明的和尚念道家的经文也难免不正宗,他们说出了许许多多与“本剧”并不相干的话,这就引起了我对这股“舞剧热”的两点思考:第一,“舞剧”这种文艺形式本身,有什么“质”的规定性?换句话说,什么是舞剧?第二,它的“受众”对它的接纳程度的实际情况会怎样?在当下绝大多数观众能看得懂吗?主、客观两个方面都是基础性的问题,带有“前提性”的意义。

就文艺而论,任何形式都是与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所谓“内容决定形成”,并非“谍战题材”才有“结合”的问题。扩而大之,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其实关系不大,说题材如何重大、如何创新都是“题外之义”。问题仅仅在于:舞剧这一形式区别于戏剧、文章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都是要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然而,舞剧不是京剧,也不是地方戏,它的呈现手段是什么?如果说,京剧(地方戏)主要是通过唱词(唱段)、道白来体现性格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话,那舞剧则主要是通过形体语言,节奏感十分强、持续不断的形体动作来物化内心世界、表现剧情激化的,那么,评价一部舞剧的成败得失也就以此为标准,不能脱离舞台上演员的表演,他们是靠动作来让观众明白作品思想内容的,观众也是在观赏了这些动作之后才引发了审美感受的,不可能“先入为主”。现在实在有点“本末倒置”,是在“舞前”“影后”,看了同名电影,或是读了相关党史,已经了解了思想内容,然后离开了舞剧的基本特征来评价舞剧,不是说这个“动作”(比方“倒踢紫金冠”)与那个“情节”(比方“智斗”)相对应,也不是说节奏变换、动作流畅衔接之类,而是大讲“舞美、灯光、布景”之类。应当说,这些艺术手段其它艺术形式也有,比方话剧《72家房客》用那“万国旗”般的晾衣杆,一个细节就有力地表现了上海城市住房的拥挤不堪,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用上此等道具,更是发挥了电影再现生活场景的优势,现在“张冠李戴”,其实是在说些“外行话”,实在有些“捉襟见肘”。

毋庸讳言,舞剧是“舶来品”。千百年来,中国广大农众积淀下来的审美兴趣,或曰审美习惯,对戏剧这样的叙事作品,首先的要求就是得有一个“好故事”,最起码的要求是能够“看得懂”,然后才是“看下去”,才有可能“寓教于乐”。

舞剧是“哑剧”,完全用“动作”来表情达意,他们在一时之间可能会不适应,甚至会瞠目结舌。他们弄不明白,那些难度不一的动作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充其量也就是借助于音响、效果,感知了些许“情节气氛”。“看不懂”,艺术效果就未免要打折扣。

或曰,这里有一个“提高”的问题。为什么不去努力提高群众的艺术水准呢?广大观众欣赏水平提高了,自然就会看明白,甚至有人会自鸣得意:舞剧是属于未来的;甚至还有人会说,舞剧是为了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不能因有人看不懂就裹足不前、“迁就落后”。

对此,我们首先应当重温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中华民族千百年传统文化形成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也应当重视,只能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而且,在《讲话》的精神指导下,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汲取,新歌舞《白毛女》的成功就是一例。当时,歌剧绝对是新事物,但贺敬之却没有照搬咏叹调,而是融进了陕西民歌信天游,很快令新歌剧这种形式在广大解放区农村为翻身农民喜闻乐见;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中的小号独奏,当然也是“洋玩意儿”,但是,“样板戏音乐”的主创者于会咏,十分熟稔胶东渔村的渔家号子,敢于创造性地将它融入到京胡、二胡为主的京剧伴奏之中,令观众耳目一新,并不会因为它是交响乐的乐器,产生任何欣赏障碍。

二者的成功都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真理,启迪我们在“引进”任何外来文艺形式时,都应当植根于民族形式这块沃土,不能搞“无根”移植,只有东西方“文化交融”,才能“碰撞”出生命力的火花,否则,幼苗就会孱弱、营养不良而萎缩乃至夭折。“水土不服”的危险随时存在,值得高度警惕。

因此,在“文化碰撞”中,我们应当充满“文化自信”。当前文艺界比较浮躁,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没有很深的根基,面对民间“非遗”也缺乏较高的造诣,面对滚滚而来的“商业文化”就难免过分好奇,未免甘拜下风,萌动一种“逢洋必新”的盲目崇拜之风。

在“引进”中“无根”移植,容易追求“速成”,而这却是违背艺术规律的,交融与碰撞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施化肥”“短平快”,还是得“十年磨一戏”,而在“磨”的过程中,尊重民族形式十分重要,千万不可漠视。

新闻推荐

国网乳山市供电公司:消除管理设计环节存在短板问题

9月15日,国网乳山市供电公司设计质量、设计深度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该公司电网建设中未发生因设计单位原因而...

乳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乳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