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佩琰和他的《迁城论》
郭建民
耀州自西汉景帝前元二年(155)设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汉祋祤县城城址始在今河东堡,晋泥阳县城城址在今泥阳堡,唐华原县县城城址在今塔坡步寿原,宋耀州(华原县)州城城址在今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县城城址虽经数次移迁,但都依山傍水,不离漆沮交汇的三角台地。唐华原县城城址下原以后,经过几百年的建设,成为一座规模完备,功能完善的城市。未料元末一场战争,整座县城毁于兵火,变成一片废墟。
明洪武三年(1370),知州魏必兴在旧址上重建州城,建州治,设吏舍、儒学、阴阳学、医学、府署、驿站,创修文庙、城隍庙,一座新的州城在昔日的旧址上崛起。
唐代华原县城城址下原南移,应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县城北倚高原,南屏乳山,东临五台,西据原崖,漆沮双流,合环夹抱,可谓四塞形胜之区。
耀州城建于漆沮二水之间,有利有弊。利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宜居宜业。弊者,漆沮二河经年累月,汕刷城垣,水势逼进城根,几段城墙遭水浸坍,水患对州城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面对自然水患,州官百姓忧心忡忡,一筹莫展。此时,一位耀州的贤达人士提出了他的主张。他叫左佩琰,耀州城内东街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他的代表作《迁城论》阐述了他的观点。“天下不必有其事,而不可不有其议者,迁耀之城之论是也。一城之生灵,方鼾睡于膠舟,而四境之血汗,已盈科于漆沮。”“今夫沸天之水,决不可以坚城阻也;坚城之计,决不可以筑堤护也。堤不足于挡水,则城必破;城不可以自存,则人必溺,载胥及溺,而始言迁晚矣!”“况两水之于城,二十年止啮其肋,十年犹射其肩,今且冲其脑矣!……城北三里大象原(步寿原),三面峻峭斩削,即以当城。……况此地原系华原县旧址,故重修州城时,众欲复其地,而私利之徒,一言中止。”“自是,而人不与水争势,水不与人争地,不数年而水归其壑,沃壤百顷,可坐地而致也。岂如今日者,一遇轰雷怒电,崖震山裂,妇子泣时,登楼环树,秉烛发愿,终宵不寐也哉!”
左佩琰还在文中提出了迁城的实施步骤,居民搬迁补偿标准,公共设施建筑的处理办法等一整套的计划设想。也分析了迁城阻力来自那些“私利之徒,而一言中止。”然而,他的迁城主张却是严重的脱离了实际,一座城市整体搬迁谈何容易。此议虽系纸上谈兵,却一石激起千层浪,耀州城址,历代主迁主筑,争论不休。州人为了消除水患,确保州城安全,还铸了一鼎庞然大物,即镇水铁牛,置于东城外漆河岸边的铁牛滩。解放后移置县文化馆,毁于文革年代。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巡抚鄂弼奏折主张筑坝设堤对城池加以防护。他提出,应于沮水分流之处,堵筑石堤一座;再于城西北旧有石岸处,添筑滚水坝三道;城之西南亦砌筑石堤;东城之北筑石滚坝三座;东门以南补筑长堤一座,石滚坝两座。由此可见,巡抚鄂弼在作了实地勘察与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他的主张,此乃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不失为固城之策大计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兴利除害,在大兴水利工程的同时,多次修筑漆沮河堤,根治水患,利及县城,造福于民。
如今,耀州城城址范围无限拓展外延,昔日的耀州路,为当年沮河泛滥的重灾区,今日变为一条繁华的街区。西河滩、铁牛滩均建有多个小区,高层建筑楼房林立。县城议迁议筑之梦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左佩琰的《迁城论》是时代的产物,虽有一定的局限性,却仍不失为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提高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深入开展,近...
乳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乳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