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瓷绽工艺之美 作品背后皆有故事 千余件作品亮相“融艺荟萃”陶瓷紫砂名家及文创精品展,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现场与

潍坊晚报 2020-12-29 09:29 大字

作为第十届中国画节·第十三届文展会的重要内容,“融艺荟萃”陶瓷紫砂名家及文创精品展名家云集、精品荟萃,展出了来自景德镇、宜兴、石家庄等地的工艺美术大师们的千余件紫砂、陶瓷艺术作品,为市民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

□文/图潍报全媒体记者刘燕

设90个展位陶瓷紫砂精品荟萃

28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文展会现场,在“融艺荟萃”陶瓷紫砂名家及文创精品展展区看到,该展览共设90个展位,名家云集、精品荟萃,不仅邀请景德镇、唐山、淄博等主要瓷器产地的“国大师”、领军人物参展,设有“青年陶瓷艺术家方阵”展区,还设置了青少年陶艺展演区。在紫砂展区,邀请了宜兴部分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潍坊紫砂收藏爱好者,集中展示创作的精品力作、收藏的名家作品等;在文创展区,突出专业性、市场化,分文房四宝、珠宝首饰、文玩工艺、特色文创、智能科技五个类别,集中展示最新创意设计和文化科技产品。

艺术盛会,文化共融。“今年的展会在充分展现陶瓷文化元素的前提下,实行个性化、差异化设计和装修,灯光全部采用悬挂式灯杆,更能体现参展艺术品的美观视觉效果,展位全部换成铝架结构,整体性更好、更显档次。”该板块负责人季书益向记者介绍道。

文展会期间,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现场与观众互动,讲述陶瓷、紫砂的前世今生以及陶瓷和国画的艺术交融与艺术魅力。

用料和制作工艺非常少见,这把金石壶价值68万元

在钱国华紫砂精品展,造型各异的紫砂壶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了不少市民参观。来自江苏宜兴的钱国华是第三次参加文展会,共带来了一百多件作品。“这把壶价值68万元,是我带来的最贵的一把。”钱国华向参观者介绍道,这是一把金石壶,由稀有泥料本山绿泥做成,外加薄胎烧制而成,成品非常轻,整把壶的重量与普通的紫砂壶壶盖一样重。

“普通的紫砂壶1180℃左右就能烧制而成,这把金石壶温度要达到1300℃以上,成品率不超过10%。”钱国华说,这把金石壶先在江苏宜兴烧制成型后,专门送到台湾进行二次烧制,不管用料还是制作工艺都非常少见,这也是金石壶身价高的主要原因。

“这把壶也是用稀有泥料做成的,虽然价格不如金石壶,但是我的得意之作。”随后,钱国华拿着另一把壶介绍,这把壶选用稀有泥料龙血砂和紫泥烧制而成。“龙血砂含砂性强,难成型,一般用料不超过整把壶的40%,这把壶用料45%,制作难度大,我做了3把,只成功了1把。”钱国华说,因为太珍贵,他便以紫砂大师顾景舟之名命名,取名“景舟石瓢”。

名家坭兴陶作品吸引眼球,老客户一下订了12把壶

来自广西钦州的赵建文虽然是首次参加文展会,但对潍坊并不陌生。“我本身就是做北方市场的,曾多次来潍坊参展,不过参加文展会还是第一次。”赵建文此次带来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人帡等5位大师的坭兴陶作品,共二百余件。

广西钦州是坭兴陶的原产地,培养了不少国内有名的顶级大师。赵建文拿出他的镇店之宝——乳山壶,壶身上的“清风江湖,明月山间”八个大字由李人帡亲自题词,整把壶由他纯手工打造而成,艺术价值非常高。另外,由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张振和、龙拔标、黎昌权制作的一把方形壶也极具技术价值,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因为多次来潍坊参展,赵建文在潍坊积攒了不少老客户。27日是文展会开展首日,他的老客户便慕名前来购买紫砂壶,其中一位老客户一下子订走了12把壶。“开展上午我发了个朋友圈,下午这个老客户就过来找我了,这应该就是艺术的魅力。”赵建文说。

特意带来20件紫藤系列作品,希望能得到同行认可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黄丽萍每年都来参展文展会,今年也不例外。在展区一角,她正向参观者介绍她带来的紫藤系列作品。其中一件为紫藤缸,体积较大,淡雅别致。其上紫藤栩栩如生,自然垂落。整个缸体带着淡淡的紫,仿若沁着淡淡的香。“这件紫藤缸是本届文展会我带来的最大的作品,直径70厘米,属于大摆件装饰品。”黄丽萍从事陶瓷创作48年,创作了大批精品,此次共带来60件作品,包括紫藤系列20件作品。

黄丽萍是江西景德镇人,16岁开始接触陶瓷,最早画仿古人物,她笔下的仿古人物惟妙惟肖,深得陶瓷爱好者喜爱。1986年开始接触中国画,主要创作花鸟作品,开始尝试创作紫藤系列作品。“当时一个客户看好了我的紫藤作品,下了不少订单,从此我画紫藤也多了起来。”黄丽萍说,紫藤象征着高贵与大方,比较适合摆在家中或者办公室里。

黄丽萍说,此次她特意带来了紫藤系列作品,希望能得到同行认可。“来参加文展会,把作品卖出去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和同行交流学习,这是个难得的机会。”黄丽萍说。

◎相关新闻

50名小记者共绘百米长卷

一支身着红色马甲的“娃娃军”成为第十届中国画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2月27日上午,潍坊日报社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组织50名优秀小记者走进画节,赏佳作访名家,共绘百米长卷,为这场文化盛会助兴。

□文/图潍报全媒体记者隋炜凤

现场赏名家画作,采访不怯场

当天上午10时许,排着整齐队伍的小记者一进展厅,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在全国水彩画名家邀请展展厅内,小记者们碰到了前来观展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老师,您是第几次来潍坊?”“老师,您能点评下这幅抽象画吗?”面对丝毫不怯场的小记者,夏可君热情地回答了他们的提问。他还主动向小记者讲解了几幅名画,通过提出一个个小问题,鼓励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用自己的视角去理解作品。小记者们认真地听着,还不时在采访本上做记录。最后,小记者们意犹未尽,主动要了夏可君的签名。

学习国画四年的小记者李文铎特别兴奋,随身带着自己的国画作品《琵琶》,找专业画家进行点评,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

抒爱国爱家情怀,绘画热情高

当天,小记者们还化身“小画家”,在潍坊日报社活动专区共绘百米长卷,助力画节成功举办。百米长卷创作主题是“爱祖国爱家乡”。在活动现场,孩子们用充满梦想的彩色画笔,认真地描绘着心中的祖国和家乡,天安门、和平鸽、五星红旗、奎文门、金黄的麦田……各种美好事物都汇聚在孩子们的画笔下。

著名书画家、中国陶艺大师王玉岭来到现场与小记者共绘这幅百米长卷(上图),对小记者们的绘画热情和技艺表示赞扬。最后,王玉岭在百米长卷上写下了“祝潍坊的小朋友们,绘艺大涨,新年快乐”的祝福寄语。活动吸引了诸多市民驻足观看。

新闻推荐

乳山特校开展感觉统合康复训练教学模式研讨

感觉统合失调会导致大脑无法合理安排身体的动作,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力等,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

乳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乳山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