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乳山农家书屋建设

农村大众报 2019-10-28 14:06 大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农家书屋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任,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石”。近年来,乳山市立足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深化农家书屋改革创新,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着眼阵地建设,突出管理服务提升。

围绕提升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近几年来,乳山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271个农家书屋,藏书超过50万册,涵盖了科学种植、科普知识、生活常识、健康保健、文体休闲等多个领域,为全市601个村50余万名群众打造了15分钟阅读文化圈。

好的管理员是农家书屋建设的关键。乳山市通过会议培训、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出版物管理、分类、编号、登记、上架、借阅、保管、服务等相关业务技能,让农家书屋有序运行。乳山市还探索选用文化志愿者和退休村干部、老教师、民间文化人等作为书屋管理员,让书屋成为释放正能量的“磁场”。同时,乳山市不断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细则》《借阅须知》等相关制度,定期对制度规定执行情况、图书管护情况、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监督考核,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管理服务水平和农民对农家书屋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二是着眼群众需求,突出精准供给。

图书是农家书屋建设的核心。乳山市发挥市级图书馆一级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村级农家书屋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图书调拨、轮换,实现市域内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农家书屋之间资源整合,让农家书屋有更多的“鲜货”“干货”。

围绕群众“阅读”更“悦读”,乳山市做好图书供给的改革文章,广泛采取“点菜制”的借阅形式,将国家、省重点推荐的图书目录制成一张“图书点单一览表”,基层可结合需求,从6个大类、近2500种图书中自主选定。最终由市图书馆收回、统计,确定各村图书采购表,进行统一招标采购,确保书报“口味对群众路”。目前,乳山市已通过点单模式为农民购置图书近3万册,资金投入超过60万元。

三是着眼“农家书屋+”,突出功能融合。

在广泛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书香阅读”、农业科技讲座等活动,切实发挥农家书屋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作用的同时,乳山市立足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基层将农家书屋建设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建设结合在一起,形成资源集聚效应。今年,乳山市探索将农家书屋阅读活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拓展农家书屋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创新农家书屋宣传内容和方式,加大阅读推广力度,促进乡村阅读深入开展,吸引更多农民走进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成为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前沿阵地。同时,乳山市还探索“农家书屋+红色阵地”,定期组织上党课、理论宣讲,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落实;探索“农家书屋+四点半课堂”,组织志愿者、退休教师进行功课辅导、阅读引导,搭建农村学生“第二课堂”。今年,全市农家书屋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0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乳山市还大力推行“互联网+农家书屋”,探索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为农家书屋购置了电脑和电子图书阅读器,依托计算机电子阅读平台,进一步扩展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让农家书屋打造成集图书、报刊、听书、电影、农业讲座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综合服务平台,让农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众实现更经济、更快捷、更方便地阅读。

新闻推荐

多方携手共同推动 市中就业工作

本报市中讯10月17日,市中区举办了第七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暨威海乳山扶贫协作现场招聘会。参加本次招聘会的本地...

乳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乳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