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文趣 □刘高潮

西安晚报 2018-07-08 05:50 大字

山药是地道的中国蔬菜,先祖开发距今已三千多年。《山海经》中明确记载:“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署预。”即在晋陕豫交界的山川地带生长的署预,是山药的初始名,规范中加了草头为“薯蓣”。两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已将薯蓣列为药食两用的上品,几千年来,人们用它疗疾充饥。

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怎么从薯蓣变成山药了?这还得从历史上的避讳制说起。“为君者讳”,是封建礼教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历史发展到盛唐,山药仍称薯蓣,杜甫有“充饥多薯蓣”的诗句。据传,平定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大宴群臣,御席上了道“薯蓣炒羊肉片”,当伺者报过菜名,宦官李辅国训斥:“大胆!圣上天名是你随便呼唤的么?”大家稍作思忖才明白,皇帝姓李名豫,蓣、豫谐音,犯忌讳。于是,有人提议:薯蓣药食同源,何不将其改成“薯药”?上以为然,传旨钦定,“薯药”一称用了300余年。短命的宋英宗登基了,因其姓宋名曙,“薯药”又犯了忌讳。怎么办?韩相上书,应将“薯药”改称“山药”,这既不犯上,又体现出“山野之药”的特点。大家以为甚好,遂定名至今。

其实,山药在漫长的培栽过程中,别名甚多。从形状特征上看,超过1米的,叫长山药;长在垆土中被挤压变形的,叫扁山药;河滩沙地出产、健壮浑圆的,叫圆山药;在贫瘠山梁里,被石砾扭曲分出小杈、形似手指的,叫掌山药;细如硬币、坚若钢钎的,叫铁棍山药;无体毛的,叫光山药;通体毛囊麻点甚多的,叫麻山药;体毛密集的,叫毛山药。另外,就毛色的细密程度还可分作大毛山、二毛山、细毛山。从色泽汁液看,洁白如玉的叫白山药;皮色发青、毛囊靛蓝的,叫紫山药;多汁黏稠的叫乳山药。从用途上看,治病疗疾入中药的,叫药山药;久煨不糯不烂、可炒可熘的,叫菜山药。从食性口感上看,又有甘山药、绵山药、面山药、脆山药之称。

山药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只是称谓不同,如有叫山薯、土薯、玉延、山蓣、野山药等。从产地看,关中渭河下游平原土地肥沃,自古华山脚下的山药单支浑圆肥硕,《神农本草经》载其入药,是长山药的翘楚,世称“华山药”。春秋战国《卫国志》载:公元前734年,卫侯向周室进贡山药。卫(在今天河南沁阳、博爱一带)乃古时怀庆府辖地,当地山药便称“怀山”,铁棍山药是其代表,药书多有记载,河南人引以为荣;而安徽人则认为,淮河两岸才是山药的正宗产地,“怀山”是指“淮山”,历史上影响颇大;这边的张家口人着急了:“怀山”药是“怀来的!”连京郊怀柔人也说:我们才是“怀山”之源呢!关于“怀山”之源,好不热闹!不过,我觉得,好东西总是人见人爱嘛!况且因其普惠华夏,所以山药产地多说并存,又何妨?

不论哪儿产,山药是药,此名不虚,其药用营养成分大同小异。它味甘性平,主含淀粉、脂肪、粘蛋白、皂苷、胆碱、卵磷脂、维生素B、C、E,还有游离氨基酸、多酚氧化酶,以及天然矿物质钙、磷、铁、锌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能防治多种疾病,提高人的免疫力。《神农本草经》曰:“(山药)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本草纲目》言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多食可滋阴壮阳、益肺止咳、保肝滑肠、强筋健肌、预防心脑血管病症等。

山药是疗饥佳品。熬粥、做菜味道俱佳,老少咸宜,尤其是名菜——蜜汁山药、拔丝山药、羊肉山药、醋熘山药等更是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若配以多种食材如枸杞、红枣、人参、银耳等熬制粥羹、烹饪药膳,都是尚好补品。即便是家常吃法,清蒸熬煮,也可抵饿耐饥。

山药自古受国人喜爱,在不少文人的诗词歌赋中均可看到其身影。宋欧阳修《奉使道中寄坦师》有“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记录了食用山药的往事。苏东坡的《酬刘柴桑》“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追述了对山药质洁如玉美好品质的向往。陆游也留下了“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之句。明洪武年间的刘崧,则专写山药诗,“谁种山中玉,修圆故自匀。野人寻得惯,带雨来新隰。味益丹田暖,香凝石髓春。商芝亦何事,空负白头人。”把山药的优良品质点赞到了极致。

在返璞归真的今天,人们对山药的了解认知更加深入细致。多食山药,健美也罢,治病也好,均百利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新闻推荐

搭建锻炼平台畅通晋升渠道 乳山:在“一线”锤炼选拔年轻干部

□记者彭辉通讯员于均洋周晓春报道本报乳山讯“夏季来临,户外烧烤开始露头,昨天9点巡查发现并制止3...

乳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乳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