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宁海绸的漫漫兴衰路

烟台日报 2018-01-08 10:07 大字

□曲延科宁海州的植柞、养蚕、缫丝、织绸技术为中国的柞茧丝织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光绪戊戌(1898年)进士、安徽歙县知县王元綎,系宁海州大河东村人,其家乡是宁海州柞茧丝织业的重要区域,其根据自己所见所闻,于光绪壬寅年(1902年)编撰了一部《野蚕録》,书中图文并茂,对柞树种植、柞蚕饲养、缫丝及织绸技术、各种用具等,都有详细说明,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宁海绸,特指清代至民国初期,宁海州(辖现在的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昆嵛山保护区和乳山市)一带所产的柞丝绸。如今市场上的宁海绸早已不见踪迹,可当年,宁海绸可是名扬海内外呢!现在,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来追忆一下宁海绸漫长的兴衰史吧。牟平柞茧缫丝织绸始于汉晋牟平柞茧缫丝(用水煮茧抽丝)可以追朔到汉代以前。牟平汉称东牟县,隶属于青州东莱郡,青州夏朝即会缫丝。《尚书·禹贡》载:“青州缫丝业始于夏时,其质量之好,可以做琴弦。”牟平最晚也是在汉代学会了缫丝,“西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96年),东莱郡东牟山(今昆嵛山),野蚕成茧,收得万余担,民以为絮(百姓用柞茧丝做棉絮)。”

牟平柞茧丝织绸,晋代始有记载,“晋太康十年(286),东莱山蚕遍野,成茧达四十里余,当地人缫丝织成山绸。”

当时的柞蚕皆为野生。清雍正丙午(1726年)举人、宁海州泽上村人(现乳山市)张崧,任河南滑县知县前,曾编撰《山蚕谱》二卷。其序言云:“登莱(宁海州明朝属登莱府)山蚕,盖自古有之,特此前未知饲养之法,任其自生自育,林谷之中,故多收辄以为瑞。”说是那时的柞蚕是野生的,柞蚕茧收多收少全凭老天恩赐,哪年收多了,就说是天降祥瑞。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缫丝和织绸技术不断进步,至唐代,柞丝绸已开始出口海外,《烟台百科全书》云:“登莱为中国水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

然而,由于柞蚕全凭野生,茧源严重不足,缫丝织绸只能是部分百姓家庭副业,形不成大批量生产;再者,柞丝所织山绸质地粗糙,多染为蓝色,不如桑绸松软顺滑,色彩艳丽,因此历代不为汉人所青睐(牟平县志·民国版)。清初学正王汝严传授养柞蚕技术宁海绸走红的年代,是在清兵入关建立了大清朝之后。

清代益都人孙廷铨,在《山蚕说》中概括出柞丝绸的一些优点:“色不加染,黯而有章,浣涤虽敝不易色,日御之,上者十年而不败;与韦衣处,不己华;与纨彀处,不己野。”意思是,柞丝绸不经染色,却色深而有纹理,即使洗碎了也不褪色;柞丝绸做的衣服,天天穿,多者十年也穿不破;与皮制的衣物在一起,不显得豪华;与华美的丝绢在一起,也不显得土气。那时,满清改易汉族服制,色尚青黑,东北游牧民生活习性又喜欢厚重,柞茧绸的这些优点,很自然就成为清代满族服制的首选用料。统治集团的喜好,带动了士大夫阶层和上流社会的跟风,宁海柞绸顿时走红,需求量大增,市场上供不应求。但因宁海柞蚕靠自然生殖,茧源缺乏,柞绸不可能大批量生产,供需严重脱节。清初,诸城人王汝严调任宁海州学正(掌管教育及生员的官员),其开始向百姓传授柞蚕养殖知识。《牟平县志·民国版》:“王汝严,诸城人,康熙间任学正,教人养蚕,民到如今受其利。”

养殖柞蚕每年春秋两季,每季从准备筐、篓、蚕剪、秫箔等蚕具开始,到割除乱草、撒药杀虫的清理蚕场,到选种(名曰摇茧)、选蛾、拴蛾(盛蛾于筐或拴于柞枝),再到破蚕、蚕眠(蚕自幼至老,蜕皮数次,每次皆不食不动,其状如眠,普通四眠,间有至五眠者)、作茧,都有一套严格的技术要求。春蚕早放,选良种(选蚕、选蛾、选优质),防风、防雨、防霜、防害,勤检查、勤均蚕(密度适当多保苗,及时剪移,调节饲料),技术含量较高;秋蚕放丝,墩蛾破卵,围蚁破青,拣子茧,稚茧保苗,壮茧壮膘,技术含量稍低,但要求细致。

百姓学会了养蚕技术,大多在自己的山岚养殖柞蚕,在家庭用茧丝织绸自用。“清康熙年间,农民织山绸自用,质地坚实而价廉。”在当时家庭副业不多,挣钱门路较少的情况下,养蚕成为百姓致富的门路。不久,农村就出现了专养柞蚕的柞岚、蚕场,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养蚕技术、专事养蚕的蚕工,集市上出现了蚕茧、蚕丝、丝绸交易,柞绸行业经纪人也应运而生,宁海柞丝绸开始有规模地进入商品交易市场。乾隆年间知州李湖力推柞树种植清乾隆年间,李湖任职宁海州知州,推广种植柞树,宁海柞茧丝织业进入兴盛期。

李湖,字又川,江西南昌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官至贵州、广东巡抚,为乾隆名臣,逝后入大清贤良祠。李湖约于乾隆二十二至二十九年(1757———1764)任宁海州知州。其到任后了解到,宁海织绸,是农民和州府的重要经济来源,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是柞树数量不足,大面积柞岚不多,严重制约柞蚕养殖和缫丝织绸业的发展。要发展养蚕,多植柞树是关键。于是决定,在全州大力推广柞树种植。

柞树,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桲椤树,又名栎树、槲树(大叶桲椤,蚕不喜食),果实为橡子。过去因不事养蚕,只是作为烧柴,任其自由生长,且滥伐严重。为了发展柞树,州府一面号令全民植柞,一面强化山规,严禁百姓樵采滥伐,“作践如违,照伤损禾稼惩治”。官府、里村劝导,百姓“比户督课”。农民虽“苦其扰”,但在官府的强力推动下,还是在荒山野岭上植起了一片片柞树林。

胶东属于低丘陵地带,土层肥厚,适合柞树生长。柞树又生长繁育快,树结橡,橡生树,几年功夫,十几万亩柞树林就发展起来了。其时,“柞树几遍全境,蚕场、蚕岚,其价格比普通山岚为昂,问富者至数蚕场以对。”当时比富裕程度,以看谁家的蚕场多少来衡量。有了足够的柞树,养蚕业也随着蓬勃发展。有的大户人家,有多处蚕场,一家人忙不过来,就要聘请有技术的专业蚕户来蚕场养蚕。当然,那时蚕户很多,“自家山岚自行育蚕者,亦未尝不是蚕户。”

茧源充足,全州十个区,区区都建起了缫丝厂。这期间,缫丝工具不断改进,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宁海州木工宋生发明了脚踏缫丝机,一下子就把缫丝效率提高了三倍。

有了充裕的蚕丝,织绸业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由开始时以家庭妇女为主的家庭副业,发展到筹资建立作坊,成立缫织厂。作坊和缫织厂,都有一定规模,雇佣很多员工,纩坊收购柞蚕茧,分工煮茧、纩丝、晾晒,然后转运到机房,或分发给民家的织妇,织成茧绸。初期,缫织厂以崖子村、冯家村、龙泉汤村为多,后逐渐发展到各区都有建设。随着织绸技术的不断提高,丝绸产量逐年增加,外销范围也越来越广,名气越来越大,“所织之灰丝山绸,成绩极优,向为出口大宗。”宁海绸开始作为一张名牌,名扬海外。

李湖在宁海州任知州七年,做了许多惠及百姓的工作,其推广柞树种植,更是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升任秦安府时,“州民送者遮道,为立生祠”。

清赵慎畛在《榆巢杂识》中说:“李湖任山东宁海知州时,全民种槲树(柞树),比户督课,当时民苦其扰。二十年来,居民放蚕收茧,利甲一郡,至今登州茧绸为最。”

宁海州的植柞、养蚕、缫丝、织绸技术为中国的柞茧丝织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光绪戊戌(1898年)进士、安徽歙县知县王元綎,系宁海州大河东村人,其家乡是宁海州柞茧丝织业的重要区域,其根据自己所见所闻,于光绪壬寅年(1902年)编撰了一部《野蚕録》,书中图文并茂,对柞树种植、柞蚕饲养、缫丝及织绸技术、各种用具等,都有详细说明,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版本除安徽原刊本外,还有光绪三十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宣统元年安庆文官印书馆铅印本、湖南官书报局石印本,1962年中国农业出版社还出版了校订本。民国初宁海绸由盛而衰民国十年(1921年),二百名昌邑工人带八十多台缫丝机和部分织机,来到牟平县(民国二年即1913年改宁海州为宁海县,民国三年因与浙江省宁海县重名,改为牟平县)观水村开设了德记、茂记两处丝绸厂,所产柞丝绸直接运送烟台协和盛丝绸站,转销国内外。此事在业界引起震动。昌邑柞丝织绸比牟平起步早,此时不远几百里来牟平设厂,说是慕宁海绸之名,专程来取经学习,实则是看好了牟平丰富的茧源。而选择在观水村建厂,则是因为观水村附近,有个因缫丝而闻名的村庄叫缫丝夼(缫丝夼原名白马庄,因清初村人王以升参加栖霞于七起义被抄家,便根据本村人善缫丝改此名),且观水村离牟平织绸质量最好的崖子村不远,便有拿昌邑绸与宁海绸一比高低之意。牟平丝绸业内人士诚心纳客,把此事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激励,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他们虚心学彼之长,补己之短,精心研磨技术,努力提高丝织质量,并乘势而上,扩大作坊和丝织厂规模,一时间,竟把全县丝绸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民国十二至十五年(1923—1926),是牟平柞茧丝织业的鼎盛时期。其时,全县有柞岚二十余万亩,养蚕面积达十五余万亩。每逢秋茧上市,为各乡集最盛时期,四区崖子、九区冯家、十区黄疃(皆属现乳山市)等集市,皆为柞茧聚集处,而崖子集尤盛,民国十五年,崖子某集上市茧数达十余万千之多(当时茧以千枚为单位),价值四十余万元;一区如此,它区相似。茧源富足,缫丝、织绸亦开足马力。“人烟辐辏之区,机声聒耳。”全县缫丝厂有崖子、冯家、龙泉汤、桥子、殿后、马家都、神童、任格庄、潘家庄、北岘村、苇子、东店子、林家口子、莒格庄、城内西南营子(今西桂里)等地50多家,有织绸机房65处,织机1170台,年产绸17.55万匹。

此时的宁海绸量大质优,极受欧美客商青睐,多年后在西方市场仍有影响。1972年广交会上,法国客商亨利·保特还指名购买崖子丝绸厂生产的宁海绸。

然而,由于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进入鼎盛时期的宁海绸却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登州(后改为烟台)等十处被划为通商口岸,国门打开后,陆续有洋纺织品进入中国,外国丝绸物美价廉,宁海绸国内市场受到严重冲击而销路大减;1861年烟台开埠,外国人来烟台办洋行,发现了宁海织绸业很兴盛,可土丝线粗细不匀,于是瞅准了商机,成立科研机构,研究改进缫丝工艺,培训技术骨干,提高缫丝质量,然后对优质茧丝进行收购,进行奸巧掠夺,本地丝织业又大受影响;更为严重的是,1931年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在安东(今丹东市)开设大型丝织厂,不仅垄断了东北的茧源,还大肆到胶东收购柞茧。那时牟平的柞蚕养殖还十分兴盛,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县养蚕面积仍保持在十五余万亩以上,产茧达九千担之多(《牟平县志·民国版》),而牟平缫丝、织绸厂因竞争乏力,无茧可收,相继倒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欧美交通断绝,宁海丝绸内销无市外销无门,从此淡出市场。

纵观牟平丝织业,其从用野蚕茧取丝到人工植树养蚕织绸,从家庭自给自足到进入商品交易市场,直至宁海绸扬名海内外。一路走来,生机勃勃,绚烂多采。尽管在国际化竞争的大环境中,最终走向衰败,但却在胶东乃至全国的丝织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

新闻推荐

王春法任国家博物馆馆长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4日消息,记者当日在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上看到,王春法已任国家博物馆馆长。此前,国家博物馆馆长为吕章申。王春法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王春法,男,汉族,1963年11月生,山东乳山人,19...

乳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乳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