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郑省农与花沟庙小学的往事

烟台日报 2017-07-31 08:31 大字

□曲延科来校一年就被推荐为校长郑省农是牟平东桑行埠村人,1936年4月,受聘来花沟庙小学任教。

花沟庙小学设在花沟庙内。花沟庙是座龙王庙,其地点在文、乳、牟三县交界处,现今牟平区莒格庄镇东南方向,张皮、泊而、床而三村接合部。民国十五年(1926),在兴办新学热潮的推动下,花沟庙附近村庄通过协商,在花沟庙东禅院办起了一所学校,校名就叫花沟庙小学。花沟庙有庙产六十亩耕地、一百一十亩山峦,庙产收入用以维持学校开支。

郑省农1933年牟平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本县徐家小学、肖家庄小学共任教三年。来花沟庙小学时刚满二十二岁。当时的小学有四个年级四个班,校长由维新乡乡长、崖子村的乡绅赵子岐兼任。郑省农一来学校,就显示出年轻人独有的活力和激情。当他了解到附近方圆四十华里没有一处高级小学,稍大一点的孩子都得不到读书的机会时,便力主开办高小班,为当地百姓办一件实事。他边教学,边跑上跑下各方协调,几经周折,终于在年底争取到县教育部门的同意,开办了两个高小班。这样,学校由四个班扩大到六个班,生源由原来周围四个村扩展到北至牟平玉林店,南到乳山冯家镇,东至文登葛家镇,西到牟平水道镇等地,在校学生由六十多人增加到二百多人。学生多了,又招聘了杨文、徐家文、杨文敏、曲日晓等一批青年教师。这批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齐心协力,很快就把花沟庙小学办成了邻近几个县较有名气的小学。郑省农也被推荐为小学校长。学校成了共产党的秘密交通站花沟庙完小成立一年之后,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学校的青年人纷纷为国家的前途担忧,愤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可也有个叫孙怀文的教师,经常在师生面前赞扬蒋介石,宣传蒋介石在庐山训练团的讲话如何好,大有把花沟庙小学变为国民党的宣传舆论阵地之势。郑省农带领广大师生给予针锋相对的回击,没有多久,就把孙怀文挤出了学校,投奔丛镜月的杂牌军去了。

在对孙怀文斗争时,有一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经常出入花沟庙,既不拜神,也不办事,愿意与老师闲聊,很留意学校的事情。郑省农从看庙长工处了解到,此人叫孙吉璞,是住在学校北面山庵上,为贵家庄富户看山的人。郑省农看出此人不简单,他的言谈,常带有一些忧国忧民的大道理。

1938年2月13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在司令员理琪的率领下攻克了牟平城,并发生了雷神庙战斗,毙伤日军五十余人。消息传来,学校沸腾了,郑省农和一些青年教师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的抗战思想开始明朗化,纷纷酝酿参加革命。这一时期,花沟庙前面的大道上经常有三三两两的“过路人”经过,有时会在学校落落脚,顺便透露一些当前的抗日斗争形势。郑省农猜测,他们都是抗战人士,是西去寻找革命队伍的。他参加革命的心情越发迫切了。

有一次,孙吉璞又来到学校,悄声问郑省农:“今后有些‘过路人\’要在学校住一住,可行?”郑省农兴奋地回答:“当然行,我知道他们都是些抗战的人,为什么不行呢!”此时,他隐约觉察到这个神秘的看山人可能是个地下党。孙吉璞的确是共产党人,他一直在观察郑省农,革命需要他这样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他向郑省农讲了些党的纪律和工作任务,并对他说:“雷神庙战斗后,胶东特委已转移到蓬黄掖一带,由于牟平城还由鬼子占领,文登、荣成、威海的革命同志前去特委,只能经过我们这里,你的任务就是把花沟庙小学建成党的秘密交通站,掩护东西交通,护送革命干部,传递文件和武器,保证不出任何问题。”郑省农一下子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他表情凝重地表示:“一定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胶东特委连接东西部的秘密交通站,就这样在花沟庙小学正式建立起来了。

1938年,孙吉璞跟随秘密交通员刘锡荣来到掖县,找到了胶东特委的驻地。在这里,他有幸进入到胶东军政学校学习。

到军政学校学习不到一个星期,郑省农就被调到校部总务处干秘书工作。他对总务处长刘金符说,自己来校的目的是学习。刘说:“工作也是学习。”在了解了他的入党情况后,因花沟庙小学党的关系没转过来,刘金符就让他填了表,重新介绍他入了党。不久,他又被调到校部任检察员。后来形势恶化,军政学校转移到掖县南部山区一带,校领导班子也进行了调整。人员变动之际,郑省农又要求到胶东党训班学习,被批准入学后,被选为党训班党支部书记。

当年12月初入党训班,才学习了二十几天,刘锡荣从东海地委赶过来了,这天,他在党训班找到了郑省农,对他说,因为花沟庙小学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站的任务太重要了,组织上已决定要他回去主持工作,东海地委于克恭书记和胶东特委组织部吕志恒部长都已同意。于是郑省农又跟着刘锡荣辗转回到了花沟庙小学。小学校长身份掩护下的区委书记回到花沟庙小学不久,1939年1月的一天,东海地委丛桂滋同志来到学校,带着郑省农和杨文到宫家沟村召开了一次特支会议,宣布宫家沟特支撤销,牟平五区区委成立,仍隶属于文登县委领导(这年夏天即划归牟平县),由郑省农任书记,杨文也被任命为区委委员。从此,郑省农对外仍是花沟庙小学校长,对内是五区区委书记,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区委工作上。

这段时间,郑省农以花沟庙小学校长的身份作掩护,带领学校师生到附近各村,办起妇女识字班和农民夜校,通过办班,宣传党的抗战政策,秘密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先后建立了泊而、床而、张皮、崖子、桲罗、张家圈、水道、殿后、董家庄等十四个村党支部。

花沟庙小学学生,特别是高年级两个班,都在15至18岁的年龄段,接受革命道理很快,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到农村宣传群众的骨干。这一阶段的工作,为他们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当然,国民党也看上了花沟庙学校这块阵地,国民党员孙栾庭、军阀丛镜月的副司令王日早先后被安插到学校任教,他们妄图等时机成熟把学生拉出去,参加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当然,他们的阴谋都以失败而告终。

1939年6月,郑省农辞去了花沟庙小学校长职务,调到牟海部队工作。部队驻扎在昆嵛山前北宋家口村东北部,离花沟庙较近,他就暂住在花沟庙小学。其时,王日早担任了校长,学校的形势变得复杂,为防止敌人暗害,学生们就在郑省农的宿舍北壁凿了个洞,悬挂年画予以遮掩,一旦情况紧急,即可顺利转移。两个月后,郑省农带领着二十多个进步学生回到了部队,参加了革命。师生筹备选举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大会1939年5月,我军攻下了栖霞县城,通过与国民党蔡晋康部谈判,我们用栖霞城换取他控制的牙山一带,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东海地委以此为依托,开始组织武装部队。回归部队后,郑省农主要跟随部队活动,帮助招兵买马。1939年10月至1940年3月,又回牟平担任县委书记。1940年春,日本鬼子开始对胶东实施大扫荡,顽固派部队不战而退,多分头改装潜逃。郑省农又根据地委指示,发动党员收拾顽固部队丢弃的枪支,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不长时间就拉起了牟平四中队,后与海阳五中队合编为九大队,其兼任大队长。

为了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对日伪顽的斗争,地委决定成立牟平抗日民主政府。郑省农被确定为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人选。1941年1月,花沟庙小学高年级师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承担了牟平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他们深感荣幸,满腔热情地投入,高质量地完成了筹备工作。21日,牟平县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在五区合子村(今乳山市冯家镇)召开,选举刘诚(女)为参议长,牟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二十六岁的郑省农当选为县长。牟平县民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抗日新阶段的开始。牟平县委、县政府对全县行政区划重新划分,新区划分后,各区陆续建立了区委、区公所,从此,牟平党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并迅速得到发展,至1941年7月,根据地面积占到全县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七点一(其时乳山属于牟平县)。

1941年8月,抗日政府得到情报,驻水道日军看上了花沟庙的地理位置,要在花沟庙建立据点。如果日军在这里建据点,就会扼住文荣威通向胶东西部的咽喉,掐断以昆嵛山为依托的抗日部队与周围解放区的联系,势必影响解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县长郑省农通过与花沟庙附近村干部群众协商,决定拆除花沟庙。这天,郑省农亲自在花沟庙小学操场上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周围十几个村庄的五六百人参加了大会,面对庙前跪倒一片龙王爷虔诚的信众,郑省农耐心地做了说服动员,之后,向与会的各村干部群众分配了拆庙任务,当天下午动手,三四天之后,花沟庙连同小学彻底拆除。后记

花沟庙拆除后,小学迁到了床而村,之后相继迁至张皮村、泊而村,现在的泊而小学即当时的花沟庙小学所在地。花沟庙小学一百多名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或参加了武装部队,或从事地下工作,都成为革命的骨干,有十多人成长为师厅级以上干部。教师杨文后来担任了牟平县委组织部长,赵书真于1940年9月3日被顽匪郑维屏部逮捕,坚贞不屈,惨遭杀害。看山人孙吉璞在天津矿务系统工作。郑省农于1941年11月去鲁南抗大政权队学习,之后,历任福山、牟平县委书记、北海地委副书记、胶州地委书记、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委书记、牡丹江地委书记等职。1977年5月去世。郑省农(曾用名郑喜亭、林明),牟平第一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曾于1936年4月至1938年8月在文登、乳山、牟平三县交界处的花沟庙小学任教,从这里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与花沟庙小学的往事,至今还在当地广泛流传。

新闻推荐

沾化民恒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处处体现环保理念 冬季清洁取暖 共享蓝天白云

□晚报记者王琪北方农村没有集中供暖,冬天农户一般用散煤取暖,不仅污染严重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北方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是政府及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是重大的...

乳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乳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