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成特色区域创新中心: 威海出台“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齐鲁晚报 2022-02-15 04:51 大字

本报讯(记者连宁燕)2月10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威海市科技局、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威海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中心。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0.2件,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85人年,培育引进省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100人以上,培养具备技术攻关和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1000人左右。重点建设好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争创中国——东北亚创新合作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争取获批海洋特色的国家农高区。全市省级以上各类技术创新平台达到40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30家,科技创新综合指数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实现以上目标的途径是发挥企业在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做大做强企业、加强人才供给、强化金融支撑、推动技术成果向企业加速转移转化等措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重点加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大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多层次实用型人才、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比例达到75%左右,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突破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

同时,着力构建支撑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在公共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带动、高端人才集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建立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支撑路径,助推新一代信息技术、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新医药与医疗器械、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十四五”末达到64%,到2025年,基本形成要素集聚化、模式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资源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达到50家以上,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0亿元。

新闻推荐

扛起责任,筑牢安全防控“铜墙铁壁”

荣成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作为窗口单位一直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近日,荣成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严格按照“外防输入...

荣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荣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