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相送 舵稳船安 盘点胶民渔民的讲究

烟台晚报 2021-04-27 07:06 大字

郑伟基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胶东地区海岸绵亘,沿海居民祖祖辈辈以海为生,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和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延续至今,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渔民的祭海习俗由来已久。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或十四,渔民都会全体出动,大放鞭炮,到各自的船上摆设供品,虔诚叩拜,祭祀海神。胶东渔民祭拜的神灵主要是海龙王和海神娘娘。蓬莱、长岛谚语:“打鱼求龙王,保佑平安海娘娘。”

龙王、海神娘娘,这两位神仙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不知道的人大概不多,所以在这儿就不多说了,说说其他的吧。下面这些讲究,不是久居海边的老渔民,还真不一定知道。

先说敬畏。

胶东沿海渔民把鲸鱼、海鳖(龟)等海洋动物视为神物,崇拜有加。民间传说,鲸鱼是东海龙王的保驾大臣,为龙兵统帅。海中遇鲸,称为“过龙兵”。渔民在海上遇到“过龙兵”时,要立即避让,并焚香烧纸,向海里撒大米、馒头等食物,以求平安。

有的地方,鲸鱼被视为吉祥物,有专属昵称。如,蓬莱、长岛渔民称鲸鱼为“老赵”“老人家”“赶鱼郎”。老赵,大约是指民间信仰中的财神爷赵公明;民间以老为尊,称“老人家”,也有亲近之意;“赶鱼郎”,则是鲸鱼在海中追食鱼群的形象化称呼,其时,渔民随之撒网,容易获得丰收。长岛有民谣:“赶鱼郎,黑又光,快来帮俺找渔场。赶鱼郎,四面逛,当中撒网鱼满舱。”

荣成渔民敬畏海鳖,笃信它能给人带来福气。渔民出海若逢海鳖,不能直呼“鳖”,须尊称“老人家”“老爷子”,并焚香烧纸,祈祷其保佑平安。在停船下锚时,恐碰伤海鳖,要高喊:“给——锚——了!”然后再慢慢抛锚。

再说忌讳。

渔船是渔民赖以生存的依靠,渔民对其爱若性命。为了求吉祥,为了避风险,渔家的忌讳之多,简直多到数不过来——

造船时,禁用桑木,因“桑”与“丧”同音,不吉利。船头有一对突起,像鱼的眼睛。新船造好后,要择黄道吉日举行仪式,由船主亲手为新船点睛。点睛之后,披红挂彩的新船才能被移入大海。船头被视为龙头,万不可亵渎,忌在船头大小便。

渔民忌讳“八”字,如果几个人合伙造船,力避八位股东;船员也不可由八人组成。这一禁忌与“八仙过海”有关,因八仙过海必定风起浪涌,不利行船。渔民口中的“海”,指收渔的港口,所以出海捕鱼说“下河”;而回港口则称“去海上”。在出海前忌讳洗头,尤其是家中的妇女,因为头发打湿的样子,就如同翻船落水之状,为不祥之兆。

渔民在日常生活中忌说“翻”和与“翻”同音的字。烙饼要翻个儿时,说“划一遭”;吃鱼翻面儿,说“划过来”;帆船称篷船或风船;不说“完” 而说“满”;盛饭要说“装饭”,因为“盛”与“沉”音近;家中和船上的锅碗瓢盆都不能倒扣着放,怕扣放有翻船之兆;船上用餐要蹲着吃,因“坐下”有“沉下”之意,而且筷子不能搁在碗上;船上物品不能倒着放置,只能立着放;过年贴福字,绝不能贴倒福。

渔船出海,称“开洋”。第一次开洋要用猪头供奉海神。一汛结束后,也要用猪头等祭品谢龙王,俗称“谢洋”。

行船过程中,在船上不能将手背在身后,因“背”与“顺”相悖;船出现漏水要说“开口子了”,不能说“漏了”;出现翻、倒、沉等事故时忌直言,只能说“出事了”;若有人在海上死亡,要说“漂了”。

海里有一种翻车鱼,常常翻躺在水面上晒太阳。渔民认为捕捞到这种鱼不吉利,一旦捕到,会立马将其放生,以求平安。

为避灾求吉,过年时,渔民有“二十九,贴到有”的习俗,即在船上贴吉祥语。船头贴“船头压浪”“龙头生金角、虎口喷银牙”等;桅杆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开路先锋,三将军威震四海,四将军立地英雄”;船尾舵前贴“顺风相送”、舵后贴“舵稳船安”。

最后说说渔民的规矩。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行规,渔民也代代沿袭和坚守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一是父子不同船。旧时各行业大都是世袭的,父亲是渔民,儿子一般也打鱼。父子决不可同船出海。因在海上若遭遇海难,一家男丁都不幸身亡,对家庭是难以承受的打击。这条看似严苛的行规,实则颇近人情。

二是出海不喝酒。渔民的酒量通常都不错,但只要登船出海,绝对不准喝酒,也禁止任何人将酒带到船上。常说喝酒能御寒,渔民在海上全靠高热量的食物御寒。

三是救人危难。渔民常说:“出海前互不相识,但到海上都是一家人。”海上作业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海上遇险时,脱下衣服高举在空中不停地摆动,就是求救的信号,只要经过的渔船看见,必须赶过去全力相救。如果有的渔船见死不救,会被同行鄙视,遭到谴责。

四是绝对服从。出海捕鱼,大家同在一条船上,平时船老大与船工都是平等的。而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所有人必须绝对服从船老大的指挥。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步调一致地应对危机。如果有的船员有不听从指挥的“案底”,就很难在同行中立足。

五是禁海留苗。自古渔民就懂得保护海洋资源,向来有不捕鱼虾苗的规矩,即使无意捕捞到也要立即放生,并说这是“为子孙后代留的活路”。渔民有谚语:“春捞秋捕,夏养冬斗。”意思是一年四季,春秋两季渔汛期,是捕鱼的良机;夏季是鱼虾苗成长时节,渔民歇伏不能出海,为休渔期;冬季鱼虾迁徙到大洋深水区越冬,近海只出产毛白虾、面条鱼等,捕捞它们需跟风浪和严寒斗。

新闻推荐

荣成市民政局开展“助农帮扶我先行活动”

近日,荣成市民政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社会组织公益实践活动。活动中,荣成市民政局党员干部深入城西街道后沟村开...

荣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荣成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