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采摘、认领……“多条腿”走路 果品销售不再仅靠“提篮子叫卖”

农村大众报 2021-03-30 15:24 大字

去年,菏泽绿翡翠公司种植的雪桃,采用“认领”方式进行销售。随着乡村旅游、电商等新业态兴起,果品销售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前果品销售较为单一,果农自售或是销售给收购商,现在电商、采摘、认领、订制等多种渠道销售,增加了果农的市场话语权,果园收入大幅提高。

从卖苹果到卖创意

33岁的“海归”宋楠,不仅回到老家荣成种起了苹果,还把不起眼的“王林”品种,打造成特色苹果,每个卖到20元。

宋楠2013年成立山东悦多果业有限公司,2014年开始引进多个品种,发展苹果种植基地。

在发展基地过程中,宋楠先后考察了国内外的不同市场和苹果品种,最后他把产品定位在国内中高端市场,并选择了日本的品种。

2018年秋季,悦多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雀斑美人”的苹果,这种苹果不仅口感脆甜,而且香味浓郁,兼具苹果、桃、梨的香味。在上海的中高端超市,“雀斑美人”定价20多元一个。其实,这个品种就是很多老果农瞧不上眼的“王林”。

“王林”苹果,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培育而成,70年代末引入我国。这个品种成熟后呈黄绿色,色泽、耐储性都不如红富士。目前,大多是用来作为果园授粉树,种植面积并不大。“有些苹果不好吃,并不是品种不行,而是土壤、肥料、水分等栽培措施不当造成的。只要调整种植管理技术,找准目标市场,很多冷门品种也能‘满血复活’”。除了选择高纯度的“王林”品种,宋楠还组织技术人员,采取改良土壤、增加微量元素肥料、延长光照和挂果时间等一系列措施,让“王林”成为高端精品。

去年3月出台的《山东省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品牌培育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省培育打造省级以上知名苹果品牌10个以上。每年在烟台举办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通过开展各类展览展销活动,广泛宣传推介山东果品品牌。发展连锁经营、“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模式,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对接活动,提高山东苹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小村果品走向大市场

胶州市洋河镇神山后村在帮扶单位支持下,2016年先后建了24个冬暖式大棚,开始种植蓝莓。“大棚蓝莓上市早,不打药,很受市场欢迎。”村党支部书记赵利说。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从蓝莓产业中受益,村里专门成立了蓝莓合作社。去年春天,受疫情影响,蓝莓采摘受到影响,当地打破了原有生态旅游及采摘为一体的营销模式,采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推进“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电商,村里的蓝莓没有滞销,平均售价达到65元/斤。”赵利说。

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棠棣峪村地处山区,是樱桃专业村,面积有4000余亩。2014年,返乡青年连茂忠开启了村里第一家淘宝店,主要销售当地的山楂、樱桃等农产品。随后,村里多位青年返乡,从事农产品电商。这个村建成了枣庄市首家农村电商产业园,入驻电商业户11家,带动全村发展网上店铺5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达300余人,同时建设精品采摘园20余处。

安丘市石埠子镇是“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樱桃之乡”,2018年5月,该镇与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达成战略联盟,启动石埠子镇乡村赋能工程,设立乡村赋能购销运行平台。电商平台销售的主要是安丘本地特色农产品以及家纺等工业产品。网店既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去年以来,作为环渤海湾苹果产业发展优势产区的蓬莱,以“互联网+实体”促苹果销售,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快建立健全适应苹果电商发展的评估标准体系,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通过开展线上直播助农活动,蓬莱当地的诗睿电子商务公司累计销售苹果100万斤,田十电子商务公司联农带农累计销售20万斤。组织百果园等大型销售渠道商,在北京、广州、济南等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大型市场和连锁超市设置档口、摊位和体验店,把蓬莱苹果推向全国,有效提高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

果在树上提前卖

去年6月,菏泽绿翡翠生态科技旅游有限公司种植的100多亩雪桃,才有鸡蛋大小时,就已经被“认领”过半。

公司所在的巨野县核桃园镇白虎山一带,原来是采石场。2015年,当地开始实施封山禁采,并在白虎山一带开展山体修复、植树造林,并利用采石坑这种特殊地形发展旅游业。目前,当地正在打造白虎山田园综合体,包括周边的古村落、果树草药种植区、大棚种植区、大型动物园、高空栈道等。

2016年,菏泽绿翡翠生态科技旅游有限公司流转了白虎山周围的山坡地,栽种了雪桃等作物。据介绍,山坡地土壤为弱酸性,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种出来的雪桃口感好、色泽艳、营养成分高。加上生长期长,雪桃10月份成熟,形成了甜度高、清脆、耐储存、耐运输的特点。

随着游客增多,去年5月下旬,雪桃桃树开始套袋时,公司正式开始对外认领桃树。每棵桃树认领费用是188元,保底产量是80斤。游客来到桃园,挑选到自己满意的果树后,种植基地将认领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做成标牌,并进行悬挂。

“认领人可以随时来察看桃树的长势,或者联系我们种植基地,我们会把桃树生长情况的照片和视频传过去。采收之前,我们负责全程管理,保证协议产量。”种植区负责人王明性说。

同样是巨野县果农的赵建坤,去年也推出了梨树认领业务,50亩梨园被认领了一半多。“客户每棵树每年交300元,咱保底100斤。不够的话,我给补齐。”他说,“认领的方式不但解决了销售问题,也节省了采摘的人工费。”

新闻推荐

培根铸魂 师德为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荣成市虎...

荣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荣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