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战“疫”情 老年大学师生显担当

老年生活报 2020-02-21 07:45 大字

[摘要]离校不离教 停课不停学

“我不愿说您是明星,说您是明星,便歪曲了社会对您的尊敬……”在班级微信群里,来自青岛市老年大学精品朗诵班的学员孙丽华正在朗诵 《我该怎么称谓您——致敬钟南山》。原本这个时候,她应该在教室里上课,但受疫情影响,她不得不停下走进教室的脚步。

“疫情阻断了我们的求学路,但挡不住我们学习的热情。 ”孙丽华介绍,在学校的策划下,精品朗诵班与古曲演唱一起举办了一场“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线上诗会。记者采访发现,在山东省各级老年大学像孙丽华这样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学员比比皆是。

非遗传承人刻瓷战“疫”

今年71岁的单孟渤是山东老年大学文化馆校区刻瓷专业的老师,同时他还是一位刻瓷艺术家、非遗传承人。

疫情发生以来,单孟渤非常关心,他在电视上看到钟南山院士感到无比敬佩与激动。为了表达这份崇敬,单孟渤随即想到用自己的手艺向这位老大哥致敬。 “疫情面前,钟南山院士再度出山,就像一颗定心丸。这种国士的担当让人肃然起敬,我就是想用这幅作品致敬钟南山院士,致敬全体医务工作者。 ”单孟渤说。

从1月23日这天,他开始在薄薄的瓷片上创作作品《钟南山院士》,并于2月1日完成。作品中的钟南山院士坚定而刚毅,一如现实的高龄斗士一样。他同时也将这件作品作为教学示范,向自己的学员讲解了制作技法和详细步骤,深受学员们欢迎。

争做引领时尚的“网红”

疫情发生以来,宅在家里的老年大学教师们,开直播、晒技艺、晒健身、晒成果,成为广大学员朋友圈的“网红”。

来自济南老年人大学葫芦丝班的老师王康,制作出一期教学视频,他以深入浅出地语言拆解了专业科学的乐理常识和民族乐器知识,引导学员们欣赏乐曲,诙谐、幽默的语言,灵活、直观的教法,受到学员们的喜爱。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学习热情高涨,不但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抚慰了居家防控疫情的烦闷心绪。

在青报老年生活大学书画班里,广大师生纷纷拿起画笔,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书画作品。彭辉逖老师的作品 《终南进士驱鬼图》、殷庆威老师的书法《澄清万里埃》、学员李翠珍的绘画 《瑞鹤盛世》、吴红的书法《坚强武汉》等,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此外,不少太极拳、瑜伽、健身舞师生们刷抖音、玩微视、上快手,成为引领时尚的“网红”。其中,山东老年大学声乐二年级 4班周芸老师在人人讲直播视频教唱歌曲 《燕子》《燕南飞》,近千人在线收看学习。

吟诗猜谜健康关爱

不少养老机构也开办老年大学,总部位于荣成的盛泉孝爱老年大学,在疫情期间也用特殊的形式陪老人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

老年大学教职工每天和几名老人微信视频聊天,关爱老人的生活。部分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员工们把老人在公寓里学习生活的情况录成短视频、做成美篇,发给老人的子女,让子女们随时了解父母的生活动态。

正月十五打灯谜,老年大学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老人们捐赠了现金及小礼品,发起了线上猜谜赢红包的趣味活动,老人们在群里猜灯谜、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快问快答,答题抢红包超过三千人次,既锻炼了头脑,又增长了防疫知识。

老年大学还接入空中课堂资源,鼓励老人居家学习,在室内参加身体锻炼,并制订了线上学习课程表。

“学习”“战疫”两不误

为满足疫情期间老年人居家学习需求,山东老年大学合作办学处(远程教育办公室)充分发挥在远程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经验优势,积极与省内市、县(区、市)级老年大学对接,已成功协助部分老年大学以直接访问或链接共享的方式开设了网络课堂,确保了老年人足不出户,“学习”“战疫”两不误。

在居家抗疫的时光里,广大教师学员除了不信谣、不传谣、做好科学防护外,还利用网校云课堂,在家学习专业知识,创作出了很多精彩的艺术作品,传递着爱心和希望,同时使学员们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平安顺利度过疫情期。 记者 张磊

新闻推荐

老花匠新网红 百年花村里的花间人生

初立娥的身后就是那棵百年桂花树。1月12日,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道车脚河村又迎来了一批游客。村民初立娥早早...

荣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荣成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